4月19日,茂名市委办公大楼 图/记者刘洁 茂名市政协原主席冯立梅退休两年后被查,“买官卖官”窝案开启“第二季”? 连续两任市委书记落马,牵出官场窝案后,最终留下的却是一批未及处理的“戴罪”官员,茂名就此落下病根:满腹怨气的民众,深感不平的官员,吞噬着对未来的信心。而未能彻底铲除腐败的土壤,这座城市也就难以站到新的起点之上。 退休两年后,茂名市政协原主席冯立梅被调查。 消息是3月28日晚间由广东省纪委公布的。当天,当地一位媒体人士给与冯立梅交厚的一位商人打电话,对方惊愕不已,“前天才和他一起吃过饭啊,不会吧?” 商人的震惊,在于冯立梅的事情“早已摆平”——2011年,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被调查期间,卷入其中的冯立梅就向专案组做过交代,并最终涉险过关。 两年后,冯立梅再遭调查,事涉与情妇的纠葛、买官卖官等。最有力的推动者,还是当年一道涉案官员的举报——对卷入窝案的官员,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有人被降级、被退休,有人获刑,也有人继续做官。冯立梅“毫发无损”,以市政协主席的级别退休。“不公平”导致同僚举报,最终中纪委巡视组介入,冯立梅落马。 在茂名官场浸淫整整20年、一路高升的冯立梅,与前后两任落马的市委书记周镇宏、罗荫国都关系紧密,是“掌握茂名官场上许多人命运的人”。此次被调查,是否会再次掀起一波震动,会不会处理窝案中留下来的那批“戴罪”官员,目前仍不得而知。 退休两年被查 在退休两年的日子里,冯立梅的生活过得颇为轻松,但已经失去往日前呼后拥的做派。即使与其交厚的商人,冯立梅跟他们的联系也不如往日那般紧密。 今年春节过后,有人看到冯立梅一个人在茂名国际大酒店吃早餐,看上去“红光满面,身体很好”。出事前半个月,有人看到他在一家高档发廊染发,“优哉游哉的”。 这两年间,冯立梅对潜在的危险并非毫无察觉。听到有人针对他去告状的消息,冯立梅表现得很轻松,一副“让他去告,我已经搞定了”的无所谓派头。冯立梅是个经历过风浪的人,曾在腐败问题上摔过跟头,但他很快就搞定,并在官场上东山再起。 出生于广东阳江的冯立梅,38岁那年升任阳东区委书记,那时阳江市刚建市不久,冯的年龄和所处的级别,在未来都大有可为。 但冯立梅在这个位置上只做了一年多就倒了下来——那时阳江市委查处“党政领导干部在兴建私房、住房装修中严重以权谋私的问题”,正值年轻有为的冯立梅触了霉头,1990年9月起,降级前往阳江市经委工作。 不到两年时间,冯立梅就找到了新的门路,从此官运亨通。1992年6月,冯立梅转战与阳江相邻的茂名市做官,出任茂南区委常委、副书记。不到10年时间,2001年12月,冯升任茂名市委常委、秘书长。 2003年5月,冯立梅开始手握重权,出任茂名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年12月,冯成为茂名市政协主席。 茂名官场人士透露,冯立梅做政协主席时,时任市委书记的周镇宏怕他感到委屈,还不时差自己的司机给冯立梅送点烟抽,以示安慰。 据数位退下来的官员介绍,在茂名官场上,冯立梅根基很深,各个线上都有人,茂名许多重大事情都由他来牵头处理。但他行事比较低调,处理问题不张扬。 冯立梅也是平衡关系的高手,一些难搞的事情,他都容易摆平,打官司也是非赢不可。由此,冯立梅成为一些商人青睐的对象,用来处理复杂的征地矛盾以及矿山开发等。 曾“全身而退” 对于冯立梅的处事风格,当地官场人士提供了一份文件,可以看出他为商人“站台”的霸道。 冯立梅“站台”的正是涉黑商人柯国庆,卷入的还是茂南二建那块上千亩的烂尾地。这块土地,曾将两名官员拉下马。据媒体报道,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曾收受柯国庆等商人总计人民币700万元、港币200万元。落马的市委原书记罗荫国,也曾收受柯国庆人民币11万元、港币30万元。 这块土地曾地处偏远,但在城市扩张中,很快变成黄金地段,土地价格大幅攀升,引起柯国庆的强势介入——所属的土地原是茂南二建在1992年到1993年间,依靠职工集资、贷款及购地户的购地款一道征用而来,但没有办理土地证,近700购地户的唯一凭证是与茂南二建的收据及购地协议。 柯国庆却凭着一张茂南二建2900万元的“欠条”将地夺下。2004年,法院将茂南二建名下603亩土地裁定给了柯国庆所属公司。在此期间,购地户和茂南二建长期上访上告,要求撤销法院做出的裁决。茂名成立过协调小组来处理矛盾,冯立梅曾是协调小组的组长。 冯立梅任组长期间,2010年12月30日,出台《关于化解茂南二建系列矛盾纠纷的工作方案》。文件明确摆出了冯立梅干涉司法的姿态——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调解也是执法”的原则,多管齐下……尽量避免审判单位简单地作出判决或撤销已有判决,预防“官了民不了”的现象发生。文件中的“撤销已有判决”,正是指购地户要求撤销法院将土地裁定为柯国庆所有的判决,购地户和茂南二建的理由是柯国庆的欠条是伪造的。 将罗荫国拉下马的柯国庆,正是冯立梅介绍给罗认识的。但在罗荫国落马后,冯立梅全身而退。 未处理的“戴罪”官员 冯立梅的“转危为安”,更显出了他在官场上的老练。那时正是茂名官场上风高浪急、“地震”连连的时候。据茂名市“反腐公务员”朱国瑜介绍,当时,官场上人心惶惶,许多有名的酒店,生意一下就垮了下来,安眠药和二手手机一时脱销。 “地震”的直接结果是窝案。据广东省纪委通报,牵连进去的官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波及105个党政部门,以及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 但最终立案查处的只有61人,属省管干部19人、县处级以下干部42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人。 也就是说,最终包括5名省管干部在内共有160多人被放过了,未予处理。冯立梅正是这5名省管干部中的一个。 对这160多名未被处理的“戴罪”官员,从罗荫国的起诉书中,可以清晰地找到证据。共有40名官员行贿,7人获刑,33人仍在职。如行贿26万元人民币、2万美元的张某,在2007年的人事调整中担任局长,现在这位官员换了一个局继续任局长。也有行贿人民币12万元、港币10万元的官员,现在仍在某局任党组书记。 级别较高的行贿者有市人大原副主任朱育英、原市长助理雷挺、电白县委原书记李日添等,三人均获刑。 冯立梅虽然未出现在行贿者名单上,但据媒体报道,冯立梅在2011年曾退赃250万元,获得宽大处理。 有官员透露,冯立梅退赃时颇具戏剧性,他当着众多官员打了老婆一耳光,大骂,“你××怎么能收人钱!” 有官场人士介绍,职级较低的官员笑谈那些涉案官员是去“考大学”,不同的“分数线”(涉案金额),获得不同的处理结果。 2011年3月19日,广东省纪委副书记林浩坤在茂名主持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做反腐总动员,限令“有问题”的官员在4月10日前向驻在茂名的专案组主动交代,以争取宽大处理。 对于宽大处理的方式,也并非没有底线,一般也会有包括警告、记大过甚至追究一定的刑事责任的处理。 但在茂名,涉案官员的处理却形成不公平的印象:有人退休,有人降级,有人获刑,当然,也有人占据要位继续做官。 这也带来“窝案后遗症”,使得官场治理更加复杂,留下一批“戴罪”的官员和满腹怨气的民众。 窝案后遗症 冯立梅被调查,正是这种“不公平”带来的直接后果。茂名官场人士介绍,冯落马正是来自同僚的举报。记者曾联系这位传说中的告状官员,他拒绝了记者采访,回复说,“我已退休,不知‘有汉’。” 感到不公平的还有获刑官员的家人,最著名的是茂名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李天福的妻子梁燕芳。李天福在2012年11月26日被判有期徒刑20年,到今年3月28日,广东省高院撤销了对其贪污罪的定罪、量刑部分,改判有期徒刑16年。 梁燕芳告诉记者,还是会选择“继续申诉”。梁燕芳坚持丈夫没有罪,因为在家里没有查出巨额现金,现有财产也全部能够说明收入来源,“家里有几百亩果园”。 梁聘请的辩护律师斯伟江的辩护词也提到了梁燕芳所说的不存在的贿赂:一审认定黎某为了副股级平调,给李天福在2005年送了15万美金,而行贿人当时工资只有1000多元。更重要的是,对于15万美金的来源,行贿人未能说清。最初说是银行换的,但如果是银行兑换,会留有换汇记录,因找不出记录,后来又改口说是从黑市上换的。 对李天福的遭遇,梁燕芳似乎很委屈,“在这个腐败的年代,当官不贪,做了不腐败的事情,反而没人信。” 对于窝案处置“不公平”的抱怨,茂名官场也有自己的独特观察。有官员向记者总结,未被处理的,许多都是湛江籍的官员,而高州籍的基本都获刑。 这也给茂名官场带来负面效应。 首先是官场风气并未根本改观。数位官场人士提到,那些未被处理的“戴罪”官员继续呆在岗位上,给茂名官场留下“法不责众,站队站错了”的教训,最后“官照当,钱照捞”。有人提到,此次冯立梅被抓后,虽然有媒体提到要重新复查当年的窝案,但涉案官员并未感到紧张,情形与往日无异。 更大的负面效应是民众的怨气。当茂名还在科普PX阶段时,民众就因为对官方的严重不信任和对立,在项目尚未进入环评阶段时,就早早开始了一场抗议。抗议期间,数位出租车司机都是满腹牢骚地向记者抱怨:“我们茂名就是一个垃圾城市,当官不是贪钱,是抢钱啊。” 由于近年不断发生的官场大案,茂名一个被称为中国第一滩的景区,被当地老百姓称作“中国第一贪”。有媒体人士介绍,李德生将军题词的“中国第一滩”,以后可能要改名叫滨海公园。 对茂名风气未改变的无奈,除了老百姓,官场人士也不免悲观。自称不想卷入政治、也不愿谈论茂名官场的“反腐公务员”朱国瑜,不免叹口气说:“茂名需要一场刮骨疗毒”。 或许,冯立梅被调查,是茂名开始新生的一个机会。(刘洁)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