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时代的教师生态 无论如何,绩效改革的成败,还要看其对教师积极性的真正激励作用如何。 茂名市教育局曾下发关于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应“坚持向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但只是大方向,每个学校实施细则,由各学校自行掌握。 当校长念出这一条时,陈娜觉得自己有希望,她一人挑起了初二四个班历史课教学,还当班主任,方案明显有利于自己。 以前不少同事常夸自己能吃苦有前途。现在,夸奖变成了“你教这么多班,下个月肯定拿很多绩效”。作为一名教师,对钱的这种追逐她有点不舒服。 而以前死活不肯当班主任的、以前只肯教一个班的老师,现在都松了口。 地处郊区,陈娜所在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老师一周才两三节课。以前是大锅饭工资,课时多无非是每节课多3元钱,大家差别不大。现在,教师争取绩效或许成为常态。 绩效工资的改革确实改变了教师圈子的生态。 “这正是绩效工资的初衷,奖勤罚懒。”茂南区教育局长李伟表示,老师多劳多得,贡献将在工资中得到体现。他认为,之所以有杂音,因为做得好的老师欢迎,得过且过的老师当然不愿意。 但李伟最担心的,是各学校在分配这部分绩效工资时,会出现不够透明,领导一言堂现象。 老教师卢老师早有心理准备。他告诉记者,并非自己偷懒,而是没有勤快的机会。他在的高一年级,只有一位老师可以教两个班,这位老师还兼任班主任、级长和学科主任,一个人干四五个人的活,因为他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卢老师透露,以前,加上岗位补贴、巡班补贴、课时补贴等,学校领导一个月能拿1800元补贴。绩效工资实行后,领导的津贴没有了。“所以要拿我们这30%补”。老卢这样说着气话。 他担心绩效工资将成为“紧箍咒”,老师本来就不宽裕,他们急于挣回本属自己的本分。因此,靠着这30%,校长能把教师管得服服帖帖吗。 采访中,一位初中校长直言,“领导负的责任大,压力大,总不可能拿得比普通老师少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他认为,如果不当班主任,也没有任何职务,普通老师将在此次改革中确实将“降薪”。 不容忽视的改革“冷淡症” 事实上,中央和广东省文件都明确指出,中小学绩效工资应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改革的延后,源于利益调整的艰难。 各地人事部门牵头此次改革。茂名市茂南区人事局副局长凌富伟为了这项改革已经忙了将近一年。 绩效工资是大势所趋,文件规定,社会关注。而凌富伟最头疼的,仍是涨工资的钱从哪里来。 “涉及的利益盘根错节,始终在博弈”,凌富伟称,拖到现在才动手,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拿不出钱,导致改革显得步履匆忙。 其实,茂南区还有一些外援。由于省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县、区一级财政有相应的配套资金。以茂南为例,每年将得到717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平均到每个老师头上有105元。但由于原来津贴全部取消,这105元中30%还要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老师工资卡上的数字于是就未见涨。 “每一个细节的确定,都走得很艰难谨慎”,凌富伟坦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投入足够的钱,地方政府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先吃透政策,再“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特殊消化。” 茂名某学校政教主任马老师参与了整个操作过程,他理解老师的心情,又知道政府的难处。谈及看法,沉默半天他才憋出一句,“上面说要改,不得不改”。 “让老师期望大,失望更大。”他说。 这种对改革的冷淡,真实而不容忽视。(徐滔 胡念飞)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