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市委召开第14次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我市“9·21”特大暴雨洪灾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重建规划》。《重建规划》的出台承载着受灾群众的新希望,是逐步实现重建新家园的美好蓝图。《重建规划》的总体目标指出,在2011年春节前恢复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力争一年时间使灾区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两年内逐步恢复生态、居住环境,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 “9·21”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是我市建市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有的地方甚至是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洪涝,带来溃坝、泥石流等严重次生灾害,造城人员伤亡惨重,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学校、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受损严重,工农业受灾严重。全市受灾地区直接经济损失41.85亿元。为了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重建规划》特制而生。 规划先行分步骤开展恢复重建 《重建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先重后轻,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灾区恢复重建工作。《重建规划》具体目标分三步走。 一是在2011年春节前。全倒户搬进新居,危房户房屋修复完成;主要省、县、乡、村道路完成修复,主要桥梁实现临时通车;损毁程度较轻的农田全部复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完成;乡镇学校、卫生院基本修复完成;受灾一般的乡镇、行政村完成重建;水、电、通讯等全部恢复;完成灾民再就业培训工作,确保其有一技之长。 二是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所有省、县、乡、村道路、桥梁的修复、重建工作;能够垦复的农田全部复垦;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修复完成,除大型水利设施外,其它水利设施修复完成;完成恢复重建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完成恢复重建乡镇卫生院,全面恢复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成灾民就业安置工作,确保其有稳定的家庭收入;完成受灾严重及较严重的乡镇、行政村的重建任务。 三是两年内。完成所有重建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全部修复完成;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结合实际实施六大重点重建领域 汪洋再赴我市灾区指导救灾复产重建工作时反复强调,要把灾区群众最关心的道路桥梁、水利基础设施、倒塌民房、中小学校、水毁沙压农田、受灾严重的镇村,作为今后恢复生产、规划重建工作的重点,实事求是加以研究,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合理可行的重建规划方案并加以实施。《重建规划》就六大重点重建领域进行设想规划。 一是灾区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修复工程。规划重建公路391公里,桥梁301座,站场2个。尽快开展勘察和设计等前期工作,所有恢复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并开工,一年内全部完工。 二是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按照“轻重缓急,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优先解决民生工程”的原则,全面规划修复重建灾区的水毁水利工程。大力扶持修复灾区小型水库、堤防、水闸和泵站等水毁工程。加快修复农村饮水、水陂、小型灌排和小水电站等水毁设施。 三是受灾群众住房安置和重建工程。按照房屋受损程度鉴定结果,凡是能够维修加固、符合安全条件的住房,不推倒重建,要抓紧开展维修加固工作。对倒塌和严重损坏的住房进行重建。采取自建方式重建的,按统一标准给予补助。灾后重建的住宅建筑,必须进行地质条件勘察,确保地质安全。 四是灾区中小学校校舍修复重建工程。力争在2010年底前,完成各受灾学校教学楼、运动场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项目,建设学校周边的防护堤、挡土墙、围墙等安全防护工程,恢复出入校道、桥梁等基础设施。2011年底前完成全部重建项目及学校相关设施建设。 五是灾毁农田垦复工程。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可以复垦的要尽量复垦,对于受损程度严重,不可复垦的农田,可调整为非农田建设用地。对于短期内不能复垦的沙压农田,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确保在2011年春耕前完成所有灾毁农田的垦复工作。 六是严重受灾镇、行政村的恢复重建工程。在2011年春节前完成受灾较严重的乡镇、行政村的重建;一年内完成受灾严重的乡镇、行政村的重建;两年时间使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保障措施 加大援助救助力度 《重建规划》还加大了援助救助力度。对受灾困难家庭的劳动力专门建档立册,列入重点帮扶对象。适时组织企业到灾区举办专场招聘会,扩大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利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大力招收灾区劳动力。组织受灾劳动力技能培训,对受灾困难难家庭劳动力在培训期间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优先安排受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学校,减免在读受灾家庭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困灾失业的城乡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其尽快就业。 对灾区参保群众困灾受到的工伤、医疗保险等问题,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要提供快捷、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加大农村低保投入力度,将因灾返贫的困难群众按规定全部纳入低保。恢复重建基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贫困村恢复重建。支持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康复等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为孤残人员提供多种扶助。(许巨滔 曾嘉)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