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 多头管理困扰地理标志保护 “三华李”是商品名还是品种名,是翁源和信宜这场争议的关键问题,然而,记者查阅了有关文件,却发现,工商、质监等不同部门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解读。 我国2001年修订后的《商标法》规定“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很明显,既然国家质检总局将“三华李”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便是将“三华李”当成一种商品名。 然而,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却了解到,翁源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地理标志为“翁源三华李”(注册号为3130826),注册人为翁源县三华李研究中心,而并非“三华李”商标。商标局也将“三华李”当作品种名对待。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审查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商标局依据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翁源县如果认为“三华李”可以作为商标,需要列举证据证明。 同样一个事情,两个部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这显示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多头管理的乱象。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三个机构在处理与地理标志相关的申请注册和使用管理事宜,分别是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以及各自下属的具体执法部门。 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所长谭耀文认为,地理标志存在多部门管理,政策之间相互打架的情况,即使专门研习知识产权制度的人,也会感觉这项政策的散和乱。如果国家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类似的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声音] 翁源担忧大锅饭做烂“三华李” 在管理部门混乱的同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也成了其发展壮大的一大软肋。记者了解到,除三华李外,四会沙糖桔、德庆贡柑等水果几乎面临同样问题。四会沙糖桔是广东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柑桔产品。然而在广东柑桔各大产区,以“四会沙糖桔”作商标招揽消费者的果商大有人在。对此,四会并无法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对此,翁源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援引营销人士的说法表示,“地域名品在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普遍现象:以产地和品类命名。产品名称几乎全部不假思索地‘以产地为名’或者‘产地品类名’。如‘兴宁三华李’、‘信宜三华李’,这种做法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以产地和品类为名的危害是,一是产地资源共享,产地名称成了通用名,谁都可以叫,被吃了大锅饭。结果,大家对产地资源,能用的时候只管抢占滥用,泥沙俱下,直到做臭才算;二是产品名称太过通用,没有专属感,太容易给跟随者甚至是假冒者以机会。‘三华李’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困境。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地域名品所头痛的公共课题!” 翁源县农业局水果办主任张利添告诉记者,信宜市所产的李果,当地叫得响的是“钱排李”,为何一定要叫“三华李”?他还说,翁源的“三华李”种植地域是有严格限定的,但品质有保证,市场供不应求。而信宜的李果产量虽高,市场前景也好,但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果脯加工,“谁又能保证在‘大锅饭’下不砸掉‘三华李’品牌”? ■南方日报记者 谷立辉 陈清浩 (南方农村报记者李璇忠对此文亦有贡献)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