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信宜
信宜北界 山旮旯里的村圩热闹非凡(图)
2011-10-24 07:37:26  来源:茂名晚报 【 繁体】 评论:0

信宜北界有个自发农贸市场,年销售竹器收入逾400万元

0.jpg

成衣摊前很热闹

1.jpg

一名村妇挑着自己编织的竹器到市场去卖

  信宜市西部山区有个叫“长坡”的村委会,它是山旮旯里的一个小村子。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近年来却发展成一个“大市场”,被誉为“山圩长坡”,吸引了四乡八里的群众前来“趁圩”。而这个山旮旯里的大圩场,可以说有着不寻常的发展历程。

  热闹的山圩

  近日,记者偶然来到信宜市北界镇长坡村。但见村委会门前一带聚满了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记者以为是在搞什么盛会,细看才发现是圩市。许多男女老少肩挑着车载着手提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竹制品、藤制品,从四面八方满脸喜悦地向这圩市汇集而来。记者好奇地向一位村妇打听:“这里也成圩市吗?”村妇颇为自豪地说:“成啊,逢五逢十就是长坡圩日。”

  记者边走边打量起这圩市来。只见一条宽约6米的水泥村道两侧,分布着一些民居式的店铺,以经营农用品、副食品及杂货为主;而路旁则摆设有不少摊档,其中以猪肉档及豆饼、豆腐档居多,也有摆成衣的、卖禽畜的、售河粉的、理发的、镶牙的,甚至看相算命的,几乎应有尽有。而最热闹的,莫过于竹器收购站了。多家收购站的前面,挤满了一群群带着竹制品及藤制品的村民,人们满怀期待地将产品卖给收购商,又都满心欢喜地带着交易得来的钱款离开,再到圩街上逛上几圈,购上几样合意的物品,最后轻轻松松地回家去,好不惬意。

  偏远的山村

  信宜地处山区,而位于信宜西部的北界更是名副其实的山区镇。长坡村委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距北界圩镇10公里之外的东北部,可算是真正的山旮旯。记者从北界圩镇赶去长坡村时,沿途有三、四公里的地方是“只见树木不见人烟”的大山岭。

  据当地群众称,长坡村沿袭下来是没有圩期的,也不曾成圩。过去,长坡村与外界只能靠一条崎岖不平的泥土山道相通,群众需要“趁圩”购物,就要步行或骑自行车,翻越1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赶到最近的北界圩,趁一趟圩来回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若有农副产品需要售卖出去,也只能徒步肩挑手提或用自行车及手推车载着,走老远的山路赶往圩镇。“山高路远,交通 落后,那时要“趁”一趟圩,谈何容易啊!”一位老伯不无感慨地说。

  竹器的集结地

  长坡“山圩”是何时形成的?如何形成的?对此,长坡村干部称,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事情。

  村干部介绍说,长坡四面环山,竹木茂盛,用以编织竹器及藤器的原材料竹子及藤条到处都是。而长坡人祖辈以来,心灵手巧,素有编织竹器藤器的传统。自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到这大山深处之后,长坡人就因地制宜开始大量编织竹器藤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外地收购竹器的老板看中了长坡这片“竹福”之地,率先走进大山来到长坡村设立了竹器收购点,带旺了长坡村及周边的六云、学地、汕口等村,滚筒式带动家家户户编织竹器。1986年及1987年,长坡村连续成立竹器厂,由传统全人工削蔑改成统一规格的半人工机械操作削蔑,在山旮旯里引发了全民性编织热潮。此后就有6位竹器收购商坐镇长坡,定期收购竹器,指导编织和保障成品销路,使长坡村成了周边4个村委会的竹器集结地,长坡也因此初具“圩市”的雏形。

  百业汇聚之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坡这“山圩”渐渐成了百业汇聚之所。起初,村民肩挑竹器来长坡圩卖,回家时习惯往扁担头挂一块猪肉,比较单一。2001年之后,长坡这赚钱的香饽饽,给山里山外的生意人闻到了:卖成衣的来了,镶牙的来了,卖农用品、副食品等农贸市场应有的都来了,同时外地商贩拉走了本地不少的农业特产、禽畜等,贸易通畅。有位摆地摊的个体户说:“我跑长坡圩半天,好过在东镇街蹲5日。”不管他夸不夸张,都说明他在长坡生意好做。精明的长坡人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的洗脚上田开了店铺,有的半商半农一举两得。卖竹器的人们口袋日渐胀起来了,扁担头上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养的吃的用的穿的一应俱全。一位周伯说:“以前要到北界或到东镇才能消费的商品,想不到在我们山里人家门前也能买到了,也买得起了,这时代这社会真好啊!”

  和谐新农村的缩影

  老老少少齐动手,农业副业有创收;家家建起“竹器楼”,安居乐业有奔头。这就是现在的长坡村的真实写照,也是和谐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每年从长坡这“山圩”销售出去的竹器就达400多万元,有的农户单单竹器一项,每年就有逾万元的收入。

  这些年来,长坡人在一群爱乡的有识人士的共同谋略下,知道发展家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经济资源。有的老板放弃在城市优越的环境,回村开办工厂。至目前,有3间皮具厂,解决了劳动力60多人。工厂妇女居多,她们既可顾及家庭及种田,不用背井离乡也有工打,有钱赚。更是减少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困境。长坡皮具厂老板不但为家乡服务,而且还往邻村扩展开厂。除此之外,长坡还有2间制衣厂;有养鸡、养猪专业户一大批,这都成为开拓长坡市场的有利因素。

  记者十分感慨,时下各地许多乡村,见到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冷冷清清的,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可怜楚楚,吃力地在田间劳作。前不久有位长者向记者诉苦,他们所在的村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了,没有一个有见识的大人在家,因此被推销“治百病”保健品的团伙一下骗走了2万多元,这都是他们儿女在外辛辛苦苦挣钱寄回家给老的小的生活费啊!而长坡村同样是山村,却吸引那么多强劳动力回家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能够在清净的山村中壮大,这就非同凡响了!。

  当地干群的期望

  长坡新一届村委书记告诉记者:长坡村领导班子本着构建团结和谐新农村的宗旨,对长坡村的发展前景更加有信心。长坡抓农业,促经济,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长坡圩形成于6米宽的乡村公路中间,车来人往,特别是逢年过节行人众多,车辆难以移动,安全隐患较大。近年就曾于此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村民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