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信宜
茂港区沙院镇那碌山村废弃水井吞噬四龄童(图)
2012-02-13 21:51:09  来源:名升网 【 繁体】 评论:0

1.jpg

年近七旬的老婆婆在事故现场老泪直流 记者周翔 摄老泪直流 记者周翔 摄

  昨日上午,年近七旬的李亚婆终于见到了失踪两天的小孙子,可小孙子却静静地躺在地上,再也不会睁开眼睛看她一眼,再也不会张开嘴巴叫她一声“奶奶”!婆孙转眼阴阳相隔,老人不禁肝肠寸断,哭得死去活来。2月10日,茂港区沙院镇琼凡村委会那碌山村年仅4岁的小男童银银,疑失足跌落村边一口废弃的水井中溺水身亡。悲剧令人深思:未成年孩子的监护、安全隐患的监管是否有所缺失?

  出事水井已被石头封堵井口

  昨日下午,记者接报赶到那碌山村。据村民指点,现场位于那碌山村东北向村边,靠近新市一中东南边围墙,中间只隔着一条宽约6米的大道。就在大道与一块空地之间,可见有警方拉起的一圈胶带警戒线。记者左看右看,看不到哪里有水井。有村民指着路边几块大石头说,上午井口已被这些石头封堵住了。

  记者近前细看,依样可辨别出该开口比一般的下水道沙井口略大,而旁边则可见摆设有塑料洗澡盆、水桶、衣服等物品,村民称,那是坠井溺亡的小银银的遗物,其家人从家中带到这里陪小银银的。此外,路边还散布着一些胶手套及泡沫纸等物品,据说是救捞人员打捞小银银时所用。

  “今日上午8点左右,村中有一名老农欲到这井中打水淋菜,因此发现井中有人。”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井旁围墙上贴有“寻人启事”

  记者在现场还留意到,与水井一路之隔的新市一中围墙上,张贴着一张“寻人启事”,内容大概为:严志银,4岁,男,那碌山村人,2012年2月10日中午走失……

  一名村民称,这是孩子失踪当天贴上去的。2月10日上午11时许,小银银在家门口处玩泥沙,其亲人则在家中忙活。不久,家人发现小银银不见了,忙出门寻找,却寻不着。其他村民知道后,也纷纷加入寻找的行列,但寻遍了附近各处,都不见小银银踪影。大家知道大事不妙了,只好到各处张贴寻人启事,以求能借助各方力量寻回小银银。其中一张就张贴在距出事水井不过几米远的学校围墙上,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水井。“这水井已废弃多时了,井口又小,平时根本没人留意到这儿有一口井。”这名村民说。

  奶奶睹物思人哭得死去活来

  记者正在采访时,从几十米远的那碌山村中跌跌撞撞走过来一位年约七旬的亚婆,跪在水井旁边嚎啕大哭。村民说,她就是溺亡井中的小银银的奶奶,姓李,今年已经69岁了。

  只见李亚婆跪在地上,指着被石头封堵了的井口及旁边小银银的遗物,边哭边呼叫着小孙子的名字,语调凄惨悲哀。良久,李亚婆又走到围墙边,抚摸着“寻人启事”中印着的小银银的照片,更是哭得死去活来。那悲恸的场面令人不禁为之痛惜。

  据村民严生透露,李亚婆的丈夫前两年中风,现瘫睡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她有3个儿子,大儿子已亡故,二儿子平时做些小工挣钱养家,二儿媳是智残人,小儿子年过三十尚未成亲,家中生活非常困苦。“本来小银银给家里带来一些欢乐及希望,现在却不幸夭折,这家人如何不伤心欲绝啊!”严生面色沉重地说。

  孩子监护、隐患监管皆缺失

  严生告诉记者,这次的悲剧,至少暴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未成年孩子的监护问题,一个是安全隐患的监管问题。

  据严生称,小银银当时从家中走出来,可能是欲到村边寻找正在地里干活的父亲的,但其家人却不知情,这是监护不到位的结果。“但一些安全隐患无人监管,也是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严生说,“出事的水井已存在很久了,也废弃了多时,却一直无人填埋或封口,也不设防护设施,有人稍不留意就会掉下去。”

  严生不明白,这个水井就在新修成的大道边,修路时一些水泥混凝土已堆到井口边了,附近又倒了不少建筑余泥及砖头,但不知为何这口废弃的水井却不见填埋或封堵。出了这样的安全事故,该谁来负责?(吴祖光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