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红花坡村民不识“衙门”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红花坡村有一大“法宝”,就是人民大调解工作相当出色。该村无论是邻里、妯娌之间的纠纷,还是村组之间的矛盾、农田山林土地等纷争,都十分注重从萌芽状态着手,及时及早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排查、疏导和化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拥有“万金油”之称的李支书,每每遇到大小纠纷,即使到了动用暴力边缘,也总能旁敲侧击、迂回曲折地找到突破口,对事主采取逐个击破的攻心战,最后无不是矛盾双方握手言欢、皆大欢喜收场。 由于制度完善,措施得力,调解工作到位,村中大小矛盾纠纷大都化解在萌芽阶段,所以很少需要劳烦镇、县上级行政司法部门“插手”,“村民不识‘衙门’口”就不足为奇了。 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红花坡村的浅海滩涂面积分布很广,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大部分的村民生活仍然较困难。面对这种情况,红花坡村委会的干部们深知,只有人民群众富裕了,村委会的工作才算是真到位,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才算是落到了实处。 最后,在经过深入分析与广泛调查之后,李书记毅然放弃他在外地的生意,拿出多年的积蓄带头办起了养虾场。并且在自家的虾场中办起了“示范点”,分批组织村民参观学习,还给那些有承包虾场意愿的村民予以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最终,在村委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红花坡村建成了占地1500多亩的养虾基地,创办起10间海蜇加工厂。2006年,该村生产总值1600多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村委会干部们为人民群众精心打造的,他们并没有从中谋取私利,所以在村民大会上群众自发联名提议,让村委会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提高村委会干部的工资。村民们说:你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却拿这么少的工资,我们都很过意不去。 墙内开花 里外皆香 红花坡村这些年来的发展有如挂上了大马力火车头,风驰电掣、全速前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走在了前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占得了先机。在镇党委的大力倡议和推介下,红花坡村维稳建设和经济发展经验得到有效推广。清福村委会为了学习该村的成功经验,三个月内每周都专门派人到该村来驻点学习,其他周边的村委会也纷纷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效法、取经。结果,在红花坡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之后,该镇其余15个村委会都获得“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墙内开花,里外皆香。红花坡村人多地少,每年外出务工就有360多人。家人与他们通电话的第一句,往往是叮嘱说“在外不要做错事”。今年5月汶川地震,在外务工的红花坡村人大都为灾区捐了款,有四名党员还主动联系村党支部,以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加捐了4000元。李其民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红花坡村的子弟不但在家安分守己,在外也遵纪守法。(许铭和 张越 李华斌)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