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干净的沙琅镇人民大道 当前,电白区沙琅镇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建设高潮。今年7月2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红军在沙琅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县域副中心规划建设;9月6日,我市县域副中心建设现场会在沙琅镇召开,李红军强调要扎实推进县域副中心建设。8日,茂名晚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沙琅镇正采取强力措施,全力建设县域副中心。一项项措施明确具体,一个个规划跃上蓝图,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让人看到了沙琅的明天,洋溢在沙琅人民脸上的是发自内心的笑。 山环水抱物产丰富 人文底蕴丰厚 沙琅镇位于电白区北部中心地带,东邻望夫、南接观珠、西邻霞洞、黄岭,北联罗坑、那霍,一直是电白区北部商贸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联结电白区中北部7个镇乃至高州、阳春、阳西的交通枢纽。全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人口10.3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9万人。 沙琅扼电白北部交通要冲,是联结电白区中北部6个镇乃至高州、阳春、阳西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铁路贯穿全境,有省、县道3条;拥有电白最长的母亲河——沙琅江,流经全境,水源充沛。盘地内方圆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地被由北到南梯度分布的高低不等的环山所包围,镇内三河汇合,形成沙琅江,其余大小溪流密如蛛网,河溪盛产小鱼、小虾,小鱼虾是两栖龟鳖的天然好饲料(沙琅大地历来就有野生金钱龟),盘地内生态保持良好。物产丰富,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果蔗、优质米、北运菜、木材、南药等,地方特产有沙琅豉油、小耳花猪、莲垌南药(含槟榔、胡椒、砂仁、八角、藿香、沉香等名贵药材)和金钱龟等。 沙琅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至今,反映客家风情、风貌和历史变革的月朗口围屋古建筑保存完好,历经百年沧桑的“榕木头”古木依然郁郁葱葱屹立在沙琅街头,甘醇的“四方井”古井泉水长年不涸,“三月三”、“九九重阳”等传统特色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规划图 科学规划发展繁荣 商贸重镇现眼前 驱车行驶在沙琅镇中心“四横四纵”主干道上,宽阔的道路、漂亮的绿化、整齐的街灯、鳞次栉比的楼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路网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并有前瞻性,让人叹服。 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沙琅镇的城区主要由兴隆街、长庆街等街道组成,城镇面积只有约2.1平方公里。由于附近的那霍、黄岭、罗坑、望夫、观珠等山区镇的群众基本要到沙琅镇去赶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昔日窄小的沙琅圩已拥挤窘迫,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沙琅迅速规划建造新城区,将沙琅新城区的规划定位为“一个比较上规模的城镇,并达到城市配套功能的标准,且50年不落后”。为了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邀请了广东省设计院、国家林业部设计院的专家,为沙琅做了前瞻性规划。 按照“1年大规划,2年大建设,3年大发展,4年大繁荣”的理念规划建设,沙琅新城区从1992年初开始动工兴建,于1996年基本成型。新规划建设了人民路、建设路等四纵四横主干道和96条小街道。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沙琅镇城区面积已达10.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9万人,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初具规模。 茂名晚报记者走进繁华的琅江路、沙琅路,只见这里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各式商品汇聚,南来北往人们进行着交易买卖,市场的热闹自凌晨四五点起,邻镇的农商会从这里收购时蔬回当地卖。而府前路两边搭着整齐划一的帐篷,据镇干部介绍,每到傍晚,这里就会热闹起来,进行着最繁忙的龟鳖交易。 记者了解到,沙琅镇的龟鳖养殖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功打造成为中国养龟第一镇,龟鳖产业链日益丰富,成为沙琅重要经济支柱。目前,沙琅镇龟鳖养殖户有6000多户,年产各种珍稀品种龟苗130多万只,产值达6亿元,并形成了龟鳖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产业链。南药种植与加工业是沙琅经济发展又一风向标,其中沉香和藿香的种植加工尤为瞩目,镇内有南药加工的龙头企业两家,种植沉香和藿香共20000多亩,逐步形成龙头连基地带农户、集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新格局。 随着养龟业、南药种植加工业成为沙琅特色产业,且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以果蔬批发、饮食娱乐、物流、建材、服装零售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一些高档酒店、超市以及美容连锁、物流快递业纷拥进驻,沙琅成了商贸重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繁华的沙琅。 镇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广大群众满怀憧憬 现在,沙琅镇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建设高潮。 2016年7月2日,市委常委、电白区委书记、水东湾新城党工委书记陈小锋到沙琅镇调研时提出,要把沙琅镇建设成为“电白区副城中心”。通过规划建设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电白区副城中心沙琅镇,带动和辐射周边观珠、望夫、黄岭、罗坑、那霍等镇加快发展。 今年7月2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红军在沙琅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县域副中心规划建设。9月6日,我市县域副中心建设现场会在沙琅镇召开,李红军强调,要抓好县域副中心的规划,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功能分区和综合交通体系,要抓好县域副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发展重点,强化产业支撑作用,要完善县域副中心交通网络建设,要尽快布局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电白区政府党组成员、沙琅镇委书记罗亮对茂名晚报记者说,将来把沙琅打造成县域副中心,交通发达了、产业升级了、各种基础设施完备了,电白北部山区几十万群众都将受益。当前如何抢抓机遇谋发展,成为摆在镇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沙琅镇制定了主要措施——“一个重点”重点抓好规划科学引领;“两个发力”大力发展龟鳖和南药两大特色产业;“三个突破”在建设资金融资、“三大抓手”、社会公共服务这三大方面有新的突破;“一个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为坚强保障。 沙琅镇委副书记、镇长周兴华介绍,确定发展目标后,沙琅镇列出了20多个项目作为工作任务,并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位班子成员、镇里各个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各司其职,撸起袖子加油干,实实在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广大群众对于建设县域副中心也是喜闻乐见,像公园升级、卫生保洁、城区街道硬底化等民生实事,已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镇政府门前摆放了许多展板,全镇各个项目的规划图、效果图都一一展示出来,路过的人们看了纷纷点头赞许,不少人对建设县域副中心满怀憧憬与期待。 新城公园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工程 打造宜居宜业滨江名镇 为抓好规划科学引领,沙琅镇聘请了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高标准修编,充分将沙琅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优势资源重新整合、优化,着力打造一个令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充满遐想、令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充满向往的特色小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电白北部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及汕湛高速博贺港支线开通为契机,加大路网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目前,沙琅镇已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有20项。其中省、市重点工程有4项:汕湛高速博贺港支线工程、引罗工程、金龟产业园建设工程、县道X617线沙琅至黄岭段路面改造工程。已推进实施的重点工程有16项:《沙琅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沙琅镇水质净化厂工程、怡景花园住宅小区三期工程、潜龙山庄项目、27条城区街坊路面硬底化工程、城乡卫生保洁市场化长效工程、新城公园二期改造工程、沙琅江整治工程等。 同时,加强治安整治,以“红袖章”为主线,构筑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继续加大“六乱”和清洁卫生整治力度,完善市场化运作体制,营造优美的城乡环境。加快金龟产业园“三通一平”、琅东“三旧改造”和新城公园建设步伐,继续扶持怡景花园住宅小区、潜龙山庄开发建设,做好“一江两岸”规划设计,以业兴城、靠江建城、临江美城,打造宜居宜业滨江名镇。 沙琅镇还积极与省、市、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争取把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医疗、教育、三防、公安、消防、应急救援等优质资源政策向沙琅倾斜和聚集,让公共管理服务的功能成为服务北部人民群众的一个优质平台。8月30日,茂名市人民医院和沙琅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群众在当地就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这是沙镇医疗卫生一项标杆性工作,达到了资源共同分享、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 龟苗收购收入颇丰 发挥聪明才智 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龟鳖养殖与南药种植加工是沙琅两大特色产业。 沙琅龟鳖养殖在全国已具规模,号称中国养龟第一镇以及中国石金钱龟之乡。镇委书记罗亮介绍,该镇龟鳖养殖行业经历了30年的发展,在电白区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专门成立了龟鳖养殖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并成功培育出了广东地区最大的石金钱龟养殖企业基地。 沿着七那线一路进入沙琅镇的中心区,沿街小楼房随处可见,很多挂着“XX龟业”的招牌。据一位镇干部说,在镇上大部分人的家里都养着龟,大小规模不一,有的几百只,几千只,多的上万只。茂名晚报记者走进这些养龟人家看到,勤劳的沙琅人正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搞好养龟业,涌现出家庭式、花园式、庄园式等多种形式的养龟户。在养龟前就做药材生意的陈章喜说,他非常清楚龟板的药用价值,即使龟价下跌,他也对养龟充满信心。他家里有1500平方左右的养龟场,他在龟池种植千手观音、龙须草等,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龟池可以常年不换水。走进他的龟场,感觉就是走进了花园。 品种丰富的养龟场 然而,沙琅龟鳖养殖以养、销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该镇专业人士意识到沙琅镇在龟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方面还有大把可作为的空间。 目前,沙琅镇正积极谋划改变粗放养殖方式,把龟鳖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生态化转变,形成上、中、下游链条化发展。该镇“金龟产业园区”被列入省重点项目以及沙琅镇的“十三五”规划中,即将开工建设。 未来,沙琅镇将突出龟鳖和南药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结合客家文化,产城融合、人文融合,把“电白区副城中心”、“县域副中心”和“全国特色小镇”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打造“区域带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新型特色城镇。 文/茂名晚报记者 冯小飞 特约记者王全明 通讯员 黄业泉 图/茂名晚报记者 余力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