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曹江镇珊阁村委会为改变该村委为改变该村委的落后面貌,想方设法,敢于碰“钉子”,在村委会书记邓世龙及其他村委们的共同努力下,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开通“村通村”5至6米宽的公路17公里,其中混凝土公路3公里,填路基土方2万多立方米,使全村15个自然村畅通无阻;解决村民强占集体20多年引起无数纠纷的土地10多亩,为集体挽回损失100多万元;建设硬底化的水渠1 公里,使800亩农田随时都可以灌溉;成立了45人的治安联防队,建立起村委会集体经济,使村委会一年收入3万多元,经过近二年的努力珊阁村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 2008年村委换届邓世龙当选村主任、村书记,他带领四名村委领导成员着手解决村中最棘手的集体土地被侵占的问题。村东一队、村东二队,原有集体的几亩水塘用作养鱼及灌溉农作物之用。近年来,一些村民开始蚕食侵占,用泥土把鱼塘填平,几年时间便侵占完了,引起村民不和,纷争越演越烈,继而发展到盘岭村、甘塘村都有这种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邓书记和几个村委领导起早摸黑,在村民家里反复做思想工作,经过努力,村民都同意归还集体土地。 路通财通,要发展经济必需建路。珊阁村委会大多数自然村都是靠山,房屋密集,竹子杂树占道,村子根本就没有像样的路,近年村民种淮山薯致富,收获要一担一担地把淮山薯挑出来,严重地制约该村的经济发展。邓世龙带领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嘴磨破了,腿跑累了,终于感动了群众,规划好了“村通村”的路径,需要砍伐的竹、树达一万多丛(棵)。为做好路,邓世龙发动村中出外发了财的老板捐款、归还集体的土地承包、使用款等,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填路基的土方2万多立方米,路长17公里,路宽5至6米,3公里混凝土硬底化,14公里全部铺上了石粉,实现了“村通村”的目标。现在,群众建楼可以直接用大车拉材料到工地了,九百多户村民,有一半建楼的话,节约的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群众的经济作物也可以用大车运输了,为群众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力。(朱焕 邬丽光 刘福华)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