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网游装备是游戏迷炫耀攀比的对象 记者 岑稳 摄 教育专家认为学校家庭应注重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观 开学已有半个多月时间,名牌运动鞋、名牌流行手机、mp3、mp4等,这些昂贵的消费品出现在我市不少中小学生的身上。记者昨日调查发现我市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而家长担忧网络游戏上的虚拟消费更加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 学生看法:用昂贵消费品更有自信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区的几所中学发现,学校规定学生们要统一穿校服,学生的攀比之风由此从衣服转到了“脚上”和“手上”,穿名牌运动鞋、拿名牌高档手机的学生比比皆是。记者采访了一位就读市区为民路某中学的学生,当时该学生手里拿着一副mp3,“我这mp3算落伍的了,没什么好炫耀的,我们班上同学不少都有mp4了。”学生们普遍认为名牌鞋、时髦手机、mp3、mp4等是同学都拥有的,自己用这些东西也是理所当然,算不上奢侈,不是攀比。 就读于市区某小学六年级的刘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却认为“鞋子一定要穿好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班上成绩不太好,如果穿得太差劲,会失去自信,并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排斥在外。 家长看法:无奈买名牌给孩子作奖励 今年升初二的小林强烈要求妈妈在新学期一定要给她换个新书包,而且要品牌的。小林妈妈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侍候’了,不给她买会说班上哪个同学的家长给买了什么品牌手机或者mp4什么的。想想自己孩子只是要一个书包,还是给买了,不能太委屈孩子。”孩子现读五年级的小丽妈妈则对记者表示,小丽现在拥有的名牌书包是自己奖励给她的,还包括一些高档文具。“孩子的学习达到了家长的要求,就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均表示只要孩子考试成绩好,就会按孩子的要求给予物质奖励。 家长担忧:虚拟消费助长攀比心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玩网络游戏,而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现金购买虚拟网络货币,再用网络货币购买其他“商品”。周女士对记者说她在一次不经意间,发现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和她的朋友们已在虚拟的网络上成为了一个个“款哥”、“款姐”。虚拟的游戏中,女儿的资料显示她有七、八套名牌服装和两辆汽车,后在周女士的追问下,女儿才承认这些是自己偷偷用零用钱买e币(虚拟网络货币)换来的。女儿说:“我的一个好友有20多套衣服呢!都是品牌的!”女儿的话语中透出了无尽的羡慕。而更让这些孩子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们对于这种虚拟的网络形象的消费,也在互相攀比!你有汽车,我就要有豪宅;你有靓衫,我就要有首饰……周女士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尽头?孩子们还要在这些虚拟的东西上花多少钱!”虚拟的网络高消费让周女士担心孩子今后在现实中也养成互相攀比的高消费习惯。 老师看法:盲目攀比不健康 在市官山学校任教初三的一位老师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而且攀比的方面还很多,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比谁家的房子大、装修档次高、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家中生活用品高档等等。”该老师认为,盲目的攀比心理,在各个学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类型。要消除这种不健康心理,应该从多方面配合进行。在学校方面,为人师表的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存在攀比心理。在家长方面,家庭比较富有者,不要让子女养成一种自幼就奢华浪费的习惯,因为这不利于子女的学习和成长,而家庭较困难的家长,也不必有自叹弗如的悲观心理而影响自己的子女。 另一位在市十五中学任教的陈老师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家长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的档次越来越高,花销越来越大,并认为这是对孩子学习的支持。殊不知“豪华”文具华而不实,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也滋生助长了他们的奢侈消费心理和攀比心态,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陈老师认为,中小学生的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促使学生在物质享受方面向高档次看齐,当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有一种挫折感、自卑感。这种心理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既扭曲学生幼小的心灵,又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攀比心理的存在,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专家观点: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观 就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攀比消费现象,有心理教育专家认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的溺爱为孩子的攀比行为提供了经济基础。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例如以金钱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使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专家认为,学校、家庭应该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社会环境包括舆论导向尤其要注意,不要迁就和助长孩子的拜金主义。节俭教育应从小做起,一个从小铺张浪费的学生以后很难形成富有同情心和感恩心态的高尚人格。现在学生都有自己的零用钱,如何合理使用分配零用钱,不要浪费,这也需要学校、家长教会学生自己理财,逐渐消除他们的攀比心理。(陈莉)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