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上体育课多以跳绳为主 体育课游戏化,但求平安无事 茂名许多中小学取消了跳高、单双杠等被视为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项目,上课的内容越来越简单 今年3月初,有一名茂名读者向羊城晚报报料称,他的“弟弟在茂名(某中学)读初中,但是(学校)从来没有上过真正的体育课。体育课不是被取消了,就是被用来补课用。” 羊城晚报记者接报后,从3月25日至4月26日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对茂名市辖化州、电白、高州、信宜等四个县(市)近十个镇十多间中小学进行了深入采访,发现当地的体育课既没取消也没被挪用,只是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上课的内容“缩水”了,变成了“快乐游戏”,突出“趣味性”。校长们称,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项目没人敢开了。 变 危险性高的一律取消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全部中小学校长和相关教育人士中,无人不坦承目前各地体育课内容正越来越简单化、游戏化,强调趣味性的事实,并认为这是“普遍现象”。 “体育课没有也不可能取消,相反我们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全部开足了,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三至六年级学生和初中生(七至九年级)每周三节。当然,(课程)内容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代之以快乐游戏、跳青春舞,突出趣味性,你想占用体育课时间用来补课或上新课,学生还不答应。”高州市某中学校长如是说。 “我们读书那时候,上体育课时男生有单杠、双杠,女生有高低杠,其他如跳山羊(木马)、标枪、铅球、哑铃、举重、铁饼,1500米甚至3000米长跑,吊环,前滚翻后滚翻,背跃式跳高(有垫)、沙池跳高(无垫)等等,内容很多。但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大概在2006年以后开始普遍发生了这种变化。”化州市某中学校长对记者说。 “现在的体育课概括来说就是三个字:跑、掷、球,所有那些危险性高的、需要耐力的、中长距离的项目都取消了。‘跑’就是跑步,就算在举行校运会时,长跑也顶多是1500米,平时上课时则只有800米、400米、200米,甚至只有100米,而且平时要多观察学生体质,运动前要体检。‘掷’就是掷实心球,标枪、铁饼弄不好容易出人命,肯定不敢开,铅球也改成了实心球。‘球’,以乒乓球、篮球为主,也有羽毛球,但是排球、足球也没人开了,因为撞击力大容易发生相互碰撞造成伤害。跳绳、踢毽子、做游戏、跳舞等,这些很受欢迎。因为学生不容易受伤呀!总之,校长要求老师,体育课上什么(内容)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只要帮我看好学生,不出事就阿弥陀佛了!”高州市另一位中学校长说。 怕 学生受伤家长不罢休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明显的变化呢? “怕!”校长们众口一词地重复着这个字眼。怕什么?“怕家长找学校要医药费、要赔偿。现在有些家长是不问缘由的,只要他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了点轻伤,就要学校负全部责任,要钱。眼下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讼棍’,孩子一出事,他们就找上家长,然后他们组织一些人冲击学校,拿到赔偿金后再分成。这类人有点像医院里的‘医闹’,平时还巴不得学校出点什么事呢!”高州市一位中学校长说。 高州市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我儿子正在读高中。上周他在学校里打篮球,在抢球的时候被队友撞中了下巴,掉了一颗门牙,上嘴唇也裂了,到医院缝了几针,我自己花了1000多元。我自己是老师呀,我们讲道理呀,不会找学校麻烦。这种事其实在学校是很正常的,我们读书的时候父母也不会觉得什么。但有的人可不是这样子。我们学校有个低年级的班,去年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们做游戏,两位小朋友不小心身体相互撞了一下,有个孩子的右手受伤了,不是骨折,只是脱臼了。平时他的身体就比较弱。他的父亲一定要学校负全责,最后我们带他到医院,医了1900元,包括医疗费和营养费。” 电白县另一位校长说,当地有一间学校在上体育课时有位学生意外受了伤,家长闹到了学校,最后由保险公司、学校、县教育局多方筹资,凑了1.2万元才了结此事。 现在郊游也少见了。“哪个学校还敢组织这类活动?”电白县某中学校长说。 “现在实行‘大财政’,学校本身是没什么钱的。从今年开始,学校要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交5元,由学校出钱。但看来效果不好。因为它理赔时有个前提,就是在学校对意外伤害负有责任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才会赔。但你想有哪间学校哪个老师可能主动故意让学生受到伤害的?这钱其实是白交了,还不如以前教育部门搞的互助基金来得实在。”信宜市某中学校长向记者大吐苦水。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