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以创建教育强市为总抓手,围绕“五化一强”的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为确保在2015年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高考,我市考上大专线以上人数首次突破6万人大关,上重点线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6.9%,上重点线和本科线人数比湛江、阳江两市相加之和还分别多350人和1700多人。 抓教育均衡化促全面发展 市教育局把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均衡促教育全面发展。经过布局调整,通过验收的教育强镇基本上实现每个村有一所标准化完全小学(或非完全小学)、一所标准化幼儿园,每个镇有一所标准化中学、一所标准化中心小学、一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的格局。设施设备城市学校具备的,农村学校基本上都有,大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与此同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实行就近入学,一律取消了重点学校,严禁择校和严禁办重点班,学生分班全部实行电脑派位;高中学生基本上集中在城区和中心镇,各县(市、区)均实行了一所重点中学带动,其他中学并驾齐驱的“一个龙头、几驾马车均衡发展”的格局。“马车”学校学生均由电脑派位,平均生源,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机会。克服了过去精英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抓学校标准化规范管理 改善办学条件。全市创强镇学校全部按照省统一标准,重点实施薄弱学校提升改造工程,配足配齐各类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功能室、运动场馆等。城区学校实施扩容改造,重点化解大班额问题。我市城区总投资1.8亿元的6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春节后即可进行招标施工,建成后市区高中学生可实现全寄宿,可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和家长负担。市愉园小学、趣园学校、第三幼儿园的土地已基本落实。规范学校管理。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了1000多名校长,力促学校管理上新台阶。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开展思想道德、体育、文化、艺术、音乐、美术等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推行标准班教学等等。2013年,新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752所,全市标准化学校累计1769所,覆盖率达89.88%,比2012年提高36.78个百分点。 抓信息化建设“三大平台”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走在全省前列。全市镇中心学校以上大部分通光纤,其余学校已通ADSL宽带,全面实现了“校校通”。建成了教育“三大平台”:一是“教育视频网”,一名教师上课,全市2000多所学校可实时收看,还可互动问答。二是“教师人人通学习平台”,教师在自己的电脑上就可按教育部门的安排进修课程,学习情况可自动纪录。三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和珠三角大部分地市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城乡共享。2013年已实现高中学校“班班通”,力争2015年再实现初中学校“班班通”。 抓特色化教育提高素质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特色化学校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全面开展创建特色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要求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从艺术、体育、科技、健康、环保、诗词、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十多个方面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科学规划,努力创建,以特色立校,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爱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平台和路径。一年来,全市有100多所学校开展了特色建设展示活动。“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校校有特色”的新格局正初步形成。 抓集团化办学提供优质学位 采取强校带弱校、强校并弱校、成立片区办学联合体等有效形式,引导学校集团化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市茂东学校并入十五中、十二中并入十六中、实验学校并入十七中后,经过资源的整合,三所中学六个校区质量同步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克服了过去部分学校招不到生的问题。信宜中专、信宜职教中心和信宜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后,2013年中职招生一下子超过5000人。我市城区3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地域成立了5 个办学联合体,若干所小学和初中捆绑一齐从招生到教学直接对接,克服了小学初中教育教学脱节现象。(张翠玲 梁瑜智 刘永严)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