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一中 600分以上269人刷新近三年高考纪录 校园全貌 求质量,谋发展,众志成城;赶先进,争荣誉,再创辉煌。在高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下,2010年高州市第一中学高考再创辉煌,奏响茂名市高考升学大户凯歌,并呈现出了四大亮点。 一、各批次上线人数比2009年大幅增加,本科线增加172人,专科线增加194人。 二、各批次上线人数均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本科线以上1609人,专科线以上达2867人。 三、总分600分以上269人,刷新该校近三年高考纪录。 四、尖子生人数突出,涌现出了三个单科第一。 (一)梁瑜同学理科总分669分,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黎胜森同学理科总分664分,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二。 (二)梁瑜同学理科数学137分,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 (三)梁瑜同学理科综合295分,居高州市面上中学第一。该校优异成绩的取得,除了上级及社会各界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外,主要得益于如下四点做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 “三大”意识 高州市第一中学历史悠久, 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该校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找寻制约学校发展的症结,从领导班子到教师, 都开展查摆问题、查根源、促整改的自我批评活动,树立了三种意识: 一是忧患意识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要想质量不滑坡, 必须看到优点和劣势,不能永远沉浸在成绩里面。 二是 创新 意识。要适应新课改及当代科学育人的要求, 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敢于吸纳和创新, 不能固步自封和一成不变。三是奉献意识。教学是良心工程,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甘当蜡烛和铺路石,多作奉献,精心上课。通过学习 典型人物事迹,比照自己工作态度、教学方法, 大多数教职工没有讳疾忌医,勇于解放思想,剖析不足,大胆创新,忘我工作,呕心沥血,为该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高效教学为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高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区学校要从 “规模扩张型”向 “质量提高型”转变。为响应这一战略目标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州市第一中学结合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要求,以课堂高效教学为抓手,把培养师资作为提高课堂质量的突破口。一是采用 “走出去带入来”的形式,组织教学线领导、科组长远赴江苏、珠三角等地,深入当地名校,如启东中学、栟茶中学、华师附中等听课,学习名校先进高效的教学理念、手段,结合该校实际,开展教学;二是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定期召开备课会、研讨会,做到 “四有”——有专题、有主讲人、有主评人、有检查,使备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不流于形式;三是加大听课力度,学校规定行政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教学线领导8节,听课是为了发现问题,是为了让教师更好更快地知道自己上课的优点和缺点,并在听课者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很多教师不再对领导登门听课退避三舍,有的甚至主动邀请领导或科组长去听课,以帮助自己提高课堂效率。 3、以争先创优为平台,营造拼搏氛围 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一直是高州市第一中学的优良传统。为了激励教师奋勇争先,弥补上级部门评选名额少、周期长等不足,该校制定了 《高州一中创优争先评选奖励办法》,设置了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奖项,扩大入选名额,评选办法公开公正,一经当选,可享受津贴。同时加大宣传和表彰力度,建起了众多的宣传专栏,不定期地展出名师名生的典型事迹,让名师名生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赏识,从而更加发奋拼搏。每当师生参赛获奖,学校都召开会议大力表彰、颁发证书、合影展出,时时处处表彰先进,激励了后进,营造了一种人人奋勇争先的氛围。2009—2010学年度,该校有46人次获上级表彰,178位学生竞赛获奖,获奖人数及档次位居高州市面上中学前列。 4、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打造和谐校园 “和为贵 ”、 “家和万事兴”,学校这个大家庭,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和谐。有了这种和谐,学校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外力,家长才会关心、拥护学校,学生才会爱戴老师,维护学校声誉,勇为学校争光。为了打造家长放心、学生倾心、社会的学校,高州市第一中学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倾注情感,爱生如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上的益友,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多年来该校师生关系融洽,没有出现师生矛盾事故,学校也多年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单位。二是完善硬件,让学生吃得放心、住得开心、学有信心。学校扩建了加菜部,聘请了名厨专门为学生烹调营养菜式和汤水,并且价廉物美,学生吃得起;在全市率先安装了全天候的热水供应系统和遍布全校各个角落的直饮水系统,天冷没热水洗澡、口渴没水饮已成为历史。该校每个宿舍安装了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每个教室均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上课质量、容量大大提高。三是多渠道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心声,让教育更加时效化,学校的校讯通平台及时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回馈信息、意见及建议,使学校与家长间能开诚布公地交流,有利于消除误会。同时,开通校长信箱和手机热线,学生有困难、有要求、有建议、有想法,学校能第一时间了解,并及时答复或处理,利于化解矛盾,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维护了学校的稳定,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回看成绩,当感谢上级及社会各界;展望未来,自应满怀豪情。因有上级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帮助,高州市第一中学将充分挖掘潜力,发扬成绩,在2011年的高考中,再创新辉煌。(黎汉军)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