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开幕式 面对教改等诸多不利因素,高考上线率连续四年领跑“马车”学校的华侨中学在今年高考中再创佳绩,上本科线人数首次突破600大关,达到604人,同比增加了114人;上省专线人数1928人,比去年增加168人,高考上线率达91.3% ,连续第五年位居“马车”学校之首。各科平均分(除语文科居同类学校第二外)均名列同类学校第一名,其中,伍财邦同学以65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马车”学校理科总分第一名。 信宜华侨中学近年来的高考成绩一直稳居信宜市前列,高考上线率连年为信宜市“马车”学校第一,今年高考上线率再次蝉联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信宜市委、市政府及信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怀,有赖于该校领导班子优化管理、系统科学的高考备考工作,有赖于全校师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努力拼搏。 明确职责,向管理要成绩 面对本届高三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尖子学生少的现实,华侨中学领导班子敢于打破常规,根据高二的质量监测成绩和2009年该校的高考成绩,给各班制定了具体的高考目标,并对教师实施了更严格、更重实效的管理,出台了 《岗位责任制方案》、《高考班主任、科任教师奖励及辅导临界生奖励方案》等规章制度和奖励方案,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备考的各项工作。学校每周都召开各班主任的备考协调会,分析各班备考情况,查找当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完善备考方案。 提前介入备考工作,向细节要成绩 为了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华侨中学从高二开始就展开学生学习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每个学生进入高三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状态晴雨表的实际情况,该校不放过任何一个容易出问题的细小环节。由于备考过程紧张,学生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华侨中学对学生学习状态实行全程跟踪,从校长到级长、从班主任到科任老师,都把高三学生的状态调控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确保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备考状态。各班也都适时召开学情分析会议,校领导深入各班,指导制定适合各班实际的备考策略和具体措施。 根据长期的质量监测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华侨中学实施极具针对性的“精细培养”措施,对尖子生的弱科进行家教式课外辅导,使尖子生优势科目更强,弱科也不弱;对临界学生则侧重加强其弱科的学习,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及时补上“瘸腿科目”;对文科班数学差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并个别进行家教式辅导。实践再次证明,细节决定成败,华侨中学这项备考策略是富有成效的。 立足校情、学情,向40分钟要成绩 高三主要的任务就是复习。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知识专题化、重点强化、难点简明化、热点突出化,因为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方法上、教学手段上、教学效果上更上一层楼。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讲课的艺术性,向40分钟要质量。 为了做到这一点,华侨中学要求老师要立足校情、学情,做好备考工作的“三个统一”,即教学进度、训练、讲授内容的统一;“三个贴近”,即贴近高考目标与高考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三个突出”,即突出知识基础、突出解题规范、突出能力培养;“三个加强”,即加强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尖子生的心理调适,加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三个研究”,即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信息,探求高考命题方法与特点,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三个训练”,即信息追踪训练,纠错重组题的训练,模拟重组题的训练。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