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教育
交通生活不方便 山区小学难留大学生老师
2011-03-14 10:06:05  来源:南方日报 【 繁体】 评论:0

  2月17日上午,当26岁的李红丹和25岁的袁金莲出现在化州市平定镇旺竹村塘岸小学时,立即打破了这里往日的平静。

  “村里来了两位大学生老师”,当天,在村民们的奔走相告中,数百名村民从家中带着鸡蛋、大米、蔬菜等陆续来到学校看望这两位“大学生教师”,接踵而至的村民和往来的摩托车,一度将学校门口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村民担心留不住这两位大学生教师。”2月28日,塘岸小学校长钟志荣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偏僻、条件艰苦,这几年尽管也来过几批外地支教老师,但最长的也没有呆满半年。数次目睹外地教师离开的村民,希望这次能用自己的热情将两位新年轻教师留下来。

  渴望读书的山村

  无论是条件多么艰苦,村民都齐心协力捐资达十多万元搞好教学条件,因为“读书是走出山区的唯一路子”

  地处山区的塘岸小学,距离所属的平定镇近30公里,距离化州市9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区的小学。

  钟志荣告诉记者,塘岸小学最早是在1939年由4家私塾合并而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一度是化州市的革命活动基地,也正是由于塘岸小学的特殊贡献,解放后,旺竹地区获得了“革命老区”的称号。

  “由于学校的特殊地位,解放后,政府出资对学校进行了几次重建。”钟志荣介绍。在60多岁的石陂村民小组长林广和记忆中,2007年之前塘岸小学的几次扩建和整修,由于每次投入的资金极为有限,学校教学条件改善都不大,当时学校甚至很多教室连门窗都没有,学生上课的桌椅也陈旧不堪。

  “村里小学以前的教学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林广和告诉记者,简陋的条件让旺竹村的村民感到心酸,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到十几公里之外的镇上读书。

  “读书是走出山区的唯一路子。”村民魏先生感慨地说,2007年,塘岸小学获得了少量上级拨款,在部分村民的提议下,旺竹村塘岸、石陂两个村的村民自发捐款,决定将学校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翻修。

  “当时村民一听说要翻修学校,不仅慷慨解囊,部分村民还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林广和回忆,最终,仅两个村村民捐款的数额就达到十多万元,这对于贫困山区来说,实属不易。

  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塘岸小学的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留不住的年轻老师

  艰苦的条件还是没能留住学历高的老师,年轻老师来了走,走了再来一批……支教时间最长的,“仅仅坚持了三个月”

  教学环境得到改善之后,村里的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原先被送去镇上读书的学生,也陆续回到了村小学。但师资缺乏成为困扰塘岸小学的另一个问题。

  据钟志荣介绍,塘岸学校现有学生217人,共7个班级,在2010年之前,全校仅有6位老师。

  钟志荣说,在塘岸小学原来的师资队伍中,平均年龄达到了4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已近60,而这些本地教师中,学历最高的也只有高中文凭。

  实际上,由于师资缺乏,近几年来,塘岸小学已经数次引进过一些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的教师,但由于条件艰苦,这些教师都没能留下来。钟志荣回忆,近几年来,在他的印象里,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位外地老师,也“仅仅坚持了3个月”。

  经历过几次外来教师离开事件之后,钟志荣对这种情况的原因做了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基础设施太落后,生活环境太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和城镇存在巨大差距。”

  2007年的翻修学校,尽管改善了一些教学基础设施,但并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教师生活设施的改善。

  钟志荣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每次看到来学校教书的外地老师离开,都会有村民过来询问为什么,这让他心里倍感压力。

  化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杨伟坦言,由于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在教学、环境、生活、学校建设、交通出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且部分年轻教师还存在向往城区生活的情况,因此,“有部分教师还不太安心扎根山区教学工作。”

  不过,杨伟也告诉记者,化州市教育局已经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一难题。比如,“对山区任教的教师在评优、提拔、评聘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师评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教育工作经历。”

  留守山区的尴尬

  村民的热情让支教老师倍感尴尬,交通的不便、家庭的牵挂、孤独的思念……完成支教任务后,她们“还会选择离开”

  尽管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当走进塘岸小学的时候,李红丹和袁金莲仍然感觉有些失落。

  “之前,我并没有想过会到这里教书。”2月28日,李红丹坦言,离开教学和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好的镇中心小学进村支教,也是她们无奈的选择。

  2010年,在广东省代课教师全面被清退的大背景下,平定镇村小学的代课教师明显不足,为了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化州市教育局决定从平定镇中心学校抽调部分老师去村小学支教。于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李红丹和袁金莲就被“抽调”到了距离镇上20多公里的塘岸学校。

  袁金莲告诉记者,从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要到这么偏远的山村小学来教书。“要过来之前,我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晚上,并不是怕吃苦,只是突然想到要去一个那么偏僻的地方,心里有些恐慌。”

  村民的热情让她很快从恐慌中解脱了出来,但新的苦恼却又很快接踵而来。

  李红丹回忆,刚到的第一天,学校腾出了两间空余的教室给她们作为住房,并为她们准备简单的床和书桌,住的问题解决了,但到了傍晚,她们却发现不知道该去哪里做饭和洗澡,无奈之下,她们只能求助附近的一户村民,才解决了当天的问题。

  “了解到我们的处境之后,现在村民正在商量给我们捐款建厨房、建卫生间。”李红丹告诉记者,尽管村民的淳朴让她们感动,但也让她们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事实上,除了生活上不方便之外,交通不便也困扰着支教老师。每到周末,她们都想回家一趟,但从学校到镇上有20多公里路程,平时很少车辆。“有时候我们可以坐村民的便车出去,但总是很不方便。”袁金莲说。

  尤其是对于已经结婚的李红丹来说,在山区支教让她对家庭充满无限的牵挂。

  已经到塘岸小学上班两个星期,袁金莲和李红丹告诉记者,虽然她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但完成这次支教的任务后,她们“还是会选择离开”。(汤凯锋 刘龙飞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