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正式宣布挂牌成立。 酝酿多年的滨海发展战略终于迈出实质性一步,人们期待在加入“海洋经济”这一新元素后,这座曾经被耽搁多时的石化老城能够步入“蓝色引擎驱动”时代——借助滨海新区的破土,谋求在“大粤西”格局中的迅速上位。 非常规突破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被规划为‘三港’之一的博贺港区,码头已经在建。”茂名市规划局一名年轻的官员指向旷野的一侧说。 茂名眼下火力全开的建设大潮并不完全足以说明这座城市为彻底改变自己所作出的努力——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从概念提出到项目落地仅耗费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这才是茂名超常规的突破”。 或许应该将时间轴推回至2011年。 “2011对于茂名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是极其不容易的一年。”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在今年年初回顾总结上一年工作时,曾经这样感慨。 年初的官场地震牵涉上百官员,黑幕爆出后,社会矛盾凸显,发展压力愈发沉重,邓海光、梁毅民临危受命,接任茂名市委书记、市长,在“有半年多时间工作成效不大”的困境下,肩负重振茂名之重任。 3月31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茂名,对于3月中旬当地提出的“滨海发展战略”给出“思想应该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的建议:“统筹考虑,把三港三区两城搞成一个整体,就叫茂名滨海新区,跟天津滨海新区一样。” 由此,以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带动茂名转型发展的战略概念首次出台。 随后,茂名成立由专职人员组成、以时任常务副市长郭元强为组长的广东省茂名滨海新区筹备小组,负责研究滨海新区管委会和管委办的设立事宜、发展规划、配套政策、设立功能区等相关工作。而为了争取省里对滨海新区建设最大限度的支持,邓海光和梁毅民则多次率团拜访省相关部门,汇报工作。 2011年5月中旬,邓、梁又带队赴天津考察,在发展理念、机制体制创新上向国家级滨海新区的“天津模式”取经,以保证茂名滨海新区的规划建设少走弯路;同时,更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广东省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随后,规划范围面积达1688平方公里的茂名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正式面向国际招标,茂名豪掷出“方案竞选第一名的编制单位将直接获得政府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的谈判资格,可获最高额达1200万元的编制预算费”的优厚条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最终中标。 茂名滨海新区的招商引资也已开启:2011年6月16日,联塑集团入驻茂名,项目首期投资10亿元;8月10日,茂名与中化集团签署石化仓储码头投资协议,在博贺新港区投资兴建100万立方石化仓储库区及8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项目;8月30日,作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主战场,电白县举行“电白向前进”主题招商活动,63个项目、投资额超百亿元的成绩收入囊中……“滨海新区已开工和落实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且项目呈现出战略投资者多、大项目多的特点……”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真实的情况是,直至今年年初,茂名市长梁毅民和副市长杨润贵依然保持着每周飞一趟北京的“飞人”频率——往返于中海油、中粮、中化化肥等央企之间,为茂名滨海新区招揽大项目——“对每一个央企我们都有一套针对性的投资方案,甚至投入产出我们都细致地考虑到了。”副市长杨润贵说。 “茂名滨海新区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却实现了由模糊概念到实体平台、由规划到项目落实动工、由小干到大干快上的三个重大突破。”4月25日,梁毅民在茂名滨海新区又一次投资推介会上这样表示。 滨海战略蹚路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规划面积1688平方公里,包括茂南、茂港、电白这两区一县19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造深水大港、兴现代产业、建滨海新城’的总体思路,构建‘一带二轴两城三港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空间发展从‘近海’向‘滨海’转变——简而言之就是港口引领、产业联动。”在滨海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前一天的投资推介会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在台上介绍道。 “一带”指构建连接环水东湾新城、滨海旅游区、博贺湾新城、博贺港区、临港产业区和吉达港区等重要板块的海湾发展带;“二轴”指西部城市发展轴和东部产业发展轴;“两城三港”则分别指水东湾、博贺湾新城和博贺、水东、吉达三个港区;“五区”则是以高新区为代表的五个产业区,重点发展石化、海洋、能源、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 根据总体规划,茂名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 这是茂名第一次将滨海发展战略付诸实际行动,真正意义上结束了这座沿海城市“靠海却不滨海”的发展历史——城市空间的南拓终将带领茂名从工矿城市转型。 而在此前,茂名曾多次向海洋经济伸出它的触角,却无一例外地遭遇搁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视察茂名,提出“把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的要求。当年,茂名就曾对《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组织修编,首次提出了“由北向南靠海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将市级行政、商业、文化中心移向南部组团。 然而,据当年媒体的跟踪报道,这个以“大港口、大工业、大城市、大发展”为发展理念而构建的1993版城市总体规划由于对发展前景的估计过于乐观,加之行政区划没能理顺,又缺乏规划协调实施的政策机制,最终导致向南靠海发展的目标落空。 真实的情况则是,茂名这座因矿而市、因油而兴的城市在长期过于依赖以石化为第一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步步落后——不仅仅是在与央企的博弈当中,为石化产业牺牲了生态环境,在产业上对茂名石化的过分依赖也造成了当地“石化一业独大,百业凋零”的怪局——截至去年,茂名石化一年对茂名市的财政收入贡献接近10亿元,占该市财政收入近20%。 当地原先蓬勃的制造业因受到各种发展条件的制约,逐渐停滞、被淘汰,直接导致这座工矿城市愈发依赖茂名石化,在环境最恶劣的时期,曾因投资项目稀缺,而将无法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兜售给珠三角城市,以稳定财政收入来源。 除此以外,茂名目前的中心城区集中在茂南,由于长期围绕石化产业建城,空间拓展有限,中心城区宜居性下降。 也正因此,在2000年之后,茂名再度谋划向滨海区域发展。 2011年11月,茂名市发改局副局长黄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早在2002年前后,茂名市发改局和交通部门就曾建议在海边建设深水港,以带动茂名临港工业的发展,打造新的工业支撑点,但这一建议却因各种原因久拖未决。 时至2008年,茂名委托新加坡裕廊国际公司为茂名的临海区域发展作战略性研究,结果显示,茂名应走“港口-产业-城市”的发展路径,即先建设港口、再布局产业,最后吸引人聚、完善配套,建设一座新城。 2009年,广东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粤西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汪洋强调,粤西将是广东的新增长极,未来十年的发展看粤西。此后中科炼化被湛江争得,茂名才更加着急寻找出路——提出向东向南靠海发展,规划建设滨海新城。 机遇与挑战并存 “茂名是一座因矿而市、因油而兴、因海而旺的城市,滨海新区的发展是对老城区原有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完善,致力将原先的工矿型配套城市转型为滨海新城。”4月26日中午,茂名市副市长杨润贵这样表示。 杨润贵于去年年底履新茂名市副市长,此前为珠海港(000507,股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港口发展经验丰富。而在担任副市长后,杨润贵还是茂名滨海新区的主要负责领导,由此可见此次茂名选择以港口带动新区发展的路径。 “茂名滨海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杨润贵在回应记者采访时提到。 在杨润贵看来,茂名滨海新区未来面临着的发展机遇颇多,其中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茂名滨海新区诞生的最大背景。 而广东省海洋综合规划的目标是提升优化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发展壮大粤东海洋经济区、粤西海洋经济区两个增长极。“这其中,就将茂名这座离南海最近、离马六甲海峡、国际能源大通道最近的港口城市摆到了发展的前沿,”杨润贵说,“尤其是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试验期内,国家制定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茂名能否抢抓到这些机遇是滨海新区建设的关键。” “咱们茂名的第二个机遇则在于广东‘振兴粤西’的战略中,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十年看粤西,此前出台的《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对茂名寄寓了很大期望。”茂名,地处茂湛阳的几何中心,重新培养新的平台和载体、培养引擎和龙头,不仅仅能够改变自身的发展现状,对于阳江、云浮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但是,也要深刻意识到,茂名滨海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杨润贵指出。茂名滨海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港口要发挥引领作用,但眼下,茂名却处于第三个建港高潮的尾声。 上世纪90年代初,出口加工工业带起中国第一轮建设港口热,得港口者得天下,全国大规模发展港口,沿海城市纷纷建港,集装箱业务量开始增长。而至本世纪初,围绕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集装箱业务继续蓬勃发展,随着船舶大型化,各地开始致力发展大型集装箱专业港口,由此再掀一轮大港建设潮。 “第三个建港高潮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中国从加工制造业向原材料工业发展,原材料工业重新布局,带动了大型专业码头的建设。而这个趋势,到2008年已经 基本接近尾声。”杨润贵表示,在全国大型钢铁工业布局全面完成、大型炼油石化基地布局全面完成、大型能源火电布局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要以港口引领滨海新区的发展,是极大的挑战,“没有智慧和勇气是干不成的”。 此外,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也为茂名滨海新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来融资困境。杨润贵提及。 而此前,茂名滨海新区筹备小组当中的一位官员也曾这样向记者表示:“眼下招商引资是个大难题,”他说,“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招商引资的推动力度很大,也的确招了不少,但真正落地的不多,有的虽然已经签约,但最终没有开工建设也还是一纸空文。” 仅以粤电集团15万吨煤矿码头为例,从双方接触洽谈到最终在滨海新区正式挂牌前夕正式落地开工建设,前后就耗费了近四年时间,可见其过程之周折。 对此,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此前对于相关配套的建设投入力度不够,的确导致招商工作出现一定困难。现在我们调整了方式,眼下是先借助此次挂牌成立的势头把建设序幕拉开,把配套做好——巢筑起来,凤凰就好引了。”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