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文楼镇位于化州市的北部,与广西陆川县、北流市接壤,虽然位置偏远,但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文楼镇那播村委会书房咀自然村的白梅书房城,便是隐藏于乡间的“一颗建筑明珠”。为探寻书房城的曾经辉煌,近日,记者走进书房城,走进其388年的厚重历史。 一座多功能的城堡 书房咀自然村位于文楼镇白梅圩南隅,四面环山,翠竹掩映。采访当日,正是春寒料峭,烟雨朦胧中,村边盛开的橘红花不时散发阵阵清香,让人顿时神清气爽。走进书房咀的村中央,眼前展现一大片青瓦覆盖的屋顶,犹如黛色的小山铺开,恢弘地镶嵌在小山村中,待走近盛满积水的风水塘前,那非凡的气势,猫拱式山墙和高昂的翼角,恰如一条条小青龙在翻舞长空,这座古屋,便是书房咀村的白梅“书房城”了。 书院全景 书房城坐北向南布局。绕过风水塘,从东门步入书房城,一份静谧与古老的气息顿时带你穿越明末清初。据有关资料记载,书房城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具有城堡的建筑特点,集城池、炮楼、书房,居室为一体。书房城开三个大门,当日我们从东门进入的为“参军第”,可惜大门的字迹已不存;中门为“大夫第”,是书房城的中心建筑;西门为“武德第”。中门门前大院紧接风水塘,不与外界接通。中门的大夫第为整座建筑的中心,“大夫第”原字已不存,后人按原字重贴对联:皇恩隆毕铁;春意满南天。大夫第分三进,三座九重廊,二进的大厅上悬挂着当年的木雕匾额“忠孝廉节”,匾额古色古香,牡丹、红梅等花草风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书院内精美牍匾 大夫第内建居室150余间,曾住有吴姓居民300多人。书房城的东面建有书院,也是护城楼,二层,楼高十二米,为吴氏子弟的私塾,后来白梅圩附近的子弟亦来此读书,因此吴氏大夫第便被称为白梅书房城,也有人称为白梅书院。 书房城西北三面环绕着大夫第建有城墙和炮楼,墙高九米,边长三百多米。炮楼原有九座,均用青砖建成,其中高18米的3座,高12米的6座。每座建筑面积30平方米,开圆形、十字形炮眼,现存三座。各炮楼的走廊互相贯通,原有铁炮护卫,可谓保卫森严。城墙边的护城坑与大夫第前的风水塘衔接,景观宏壮。 书院南门 如今书房城的城墙大部分被拆除建了新楼,幸存的城墙披满了青藤野蔓,青砖上斑斑点点的脉胳记载着岁月轮回的沧桑,只有城堡内生机勃勃的橘红树,在寓示着历史总能在寂静中长出片片新绿,一次次唤起人们去注视它的存在。 一个家族的显赫历史 那播村委会有关负责人为了让记者在书房城搜集到丰富的资料,特意找来了《化州县志〉关于“白梅书院”的点滴记载,还请来了书房咀自然村的吴兴仕老人,因为老人有“一肚子历史故事”哩。 院内一些用石头砌的建筑 “大夫第”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那么书房城的“大夫第”又是哪位士大夫所建呢?老人为我们娓娓道来。今年73岁的吴兴仕出生于大夫第,生于此长于此。据老人说,他家的族谱记载,先祖吴文辉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英雄,在明朝末年,因为剿匪有功,被朝廷封为奉政大夫,官阶五品,并准许回家乡建“大夫第”。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吴文辉回到家乡,精心选址,开始筹建大夫第。他看中了一块四面环山的盆地,这块盆地开阔,且周围极少民居,正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吴氏大夫第从动工到竣工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竣工时明朝已彻底败落。从此,吴文辉的后裔在大夫第开始兴盛并向周围扩展,最终形成了书房咀自然村。 大夫第“忠孝廉节”的传统代代相传 吴文辉老人说,他们家族虽然搬出了大夫第,但一直谨慎地遵守着大夫第“忠孝廉节”的传统,每逢正月初一都是吃素,不杀生,以示存“怜悯之心”,各家各户筹备水果香茶集中回大夫第聚会;每年九月初十则去纪念先祖吴文辉;每年12月26日在大夫第开展敬老活动,老人们在此吃饭、领“利是”,然后在大夫第门前升国旗。 那播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希望书房城的美丽和价值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正在设法维修书房城,并呼吁有志者参与。人世间兴亡盛衰,几经沧桑,书房城也应当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人们感悟它、分析它、研究它。 策划:柯丽云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