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公园“石鼓石雕” 茂名晚报记者吴昊 通讯员 吴献基 摄 高州市石鼓镇位于茂名、化州、高州等的金三角地带,是高州市西南部的交通、信息、金融、文化、贸易、制造业中心,是高州市工业重镇,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小佛山”之称。近日,茂名晚报记者了解到,位于石鼓圩西南方有一座小山,名曰石鼓岭。据清光绪《高州府志》载:“石鼓岭在县南迤西四十里,上有大石圆如鼓。岭上多石,顽而黑,中有一处击之,声如鼓。”据说,石鼓岭始叫金墩岭,至于后来为什么改叫石鼓岭,当地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金墩岭周边的平原一带曾是有名的“黑泥土,瘦出骨,一斗种,割斗一”的地方,滴水贵如油,十种九不收。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日常生活起居用水,都要到相隔几里外的鉴江河挑。 石鼓公园应芳亭 一年,偶遇旱魅作怪,久旱不雨,五谷失收,草木不长,农民过着放下禾镰无米煮的悲惨生活,民众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盛夏之夜,一群青年男女到鉴江河挑水抗旱,他们一边挑一边唱道:“哥妹担水到田头,唱支山歌解忧愁。哥有怨呀怨大地,为何松土变石头;妹有恨呀恨苍天,为何不替民分忧。哥要打开银河闸,放出天水往地流;妹要打开金嗓子,唱出丰年乐悠悠。” 悲怆的歌声,传到了天庭值日功曹那里。值日功曹当即洞察凡间详情,如实向玉帝禀告。玉帝怜悯下界疾苦,即遣太白金星携带三面金鼓率天兵神将下凡降服旱魅。只见众神将擂响三面金鼓,四海龙王当即应诏而来行云布雨,降下甘霖,拯救万民于水火,福泽一方。降服旱魅,解除旱灾,太白金星率众神列班准备返回天庭复命。百姓见状即焚香叩谢天恩,并诚心恳求天神赐宝永镇旱魅。太白金星感其诚,向玉帝请旨后,遂将三面金鼓往下一抛由东向西整齐地安放在金墩岭的三个山峰上,并对跪拜的百姓们说:“帝悯汝等之苦,感汝等之诚,特降旨恩赐金鼓。望汝等惜之敬之,切不可滥击之。”太白金星命地祉土神昼夜守护金鼓,授法于民后便率众神返回天庭去了。 石鼓鉴河图 此鼓为唤雨神鼓,如遇旱灾要雨,每月需逢二、五、八日择一吉时,由一正直无私、勤劳勇敢的小伙子,沐浴斋戒后,诚心焚香祷告,然后用自己的拳头由东往西的顺序各击三通金鼓,便有施雨龙神前来施雨。自有此三面金鼓镇守后,金墩一带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生活殷实。当地百姓对三面金鼓顶礼膜拜,守护有度。每月逢二、五、八日,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聚集到金鼓前,载歌载舞,感恩上苍眷顾。于是,在金墩岭山脚下卖茶水、各种特色食品的小商贩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兴隆,人口越来越密集,这里便悄然形成了集市,始名为金墩圩。 后来,金墩唤雨神鼓的消息传到当朝奸佞权臣耳里,奸佞权臣便向皇帝大进谗言,请求派官兵抢夺金鼓为朝廷所用。当地百姓与前来抢夺金鼓的官兵奋起搏击,终因寡不敌众,金鼓被官兵团团围住,企图撬动装运上京。就在一刹间,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雷霆大怒,一道强光从天而降把抢夺金鼓的官兵全部烧为灰烬,三面金鼓顿时化作三块圆墩墩的大岩石分别矗立在金墩岭三个山峰上,击之仍“咚咚”作响,百姓唤其为“石鼓”。当地百姓为感念上苍的庇佑,金鼓的福泽,遂将金墩岭改名为石鼓岭,一直沿用至今。因石鼓岭形似寿龟,后来被堪舆家喝形为寿龟驮鼓宝地。 石鼓金秋时节 据传,此后凡击此“石鼓”,可无灾添福,四方游人不绝,盛极一方。金墩岭山脚下的金墩圩亦随之改名为石鼓圩,把农历每月的二、五、八日定为圩期。 可惜的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放炮开石,石鼓岭被“开膛剖腹”,山形尽毁,曾一度凋零不堪。2010年,当地政府响应人民意愿,将石鼓岭改造为石鼓公园,植树种花,修登山栈道,筑鼓建亭,让石鼓岭重新焕发生机。如今的石鼓公园配套设施完善,修建了公园牌坊、停车场和灯光球场,添置了一大批体育健身器械。石鼓岭又重新成为当地百姓休闲娱乐、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茂名晚报记者 朱杰祺 实习生 李恒辉 通讯员 吴献基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