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林业局林科所所长古锦汉 “我是山里的孩子,根早已深扎在深山大岭之中,能为打造茂名绿色生态屏障而奉献,是我人生最壮丽的事业。”这是茂名市林业局林科所所长古锦汉的肺腑之言。1985年7月,古锦汉从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毕业,获挽留在该校经济林教研室工作。1988年他响应家乡的召唤,回到市林业局林场经营公司,从事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管理工作,曾担任科长、副经理等职务。2002年5月调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所长、支部书记等职务。二十多年来,古锦汉一心扑在林业科研与生产的第一线上,辛勤耕耘,成为茂名林业的学科主要带头人之一。 古锦汉在经济林良种选育与引种、速生优质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乡土树种选育、防火林带营造、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抗污染树种选育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他主持市林科所工作后,共主持或参与主持研究的科研课题11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1项,后续项目1项,省级攻关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制定广东省地方林业标准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取得科技成果9项,获省市级林业科技进步(推广)奖13项(次),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上,他致力于石硖龙眼、黄榄、八角、柳杉、加勒比松、桉树等新品种的引种和推广,其中不少已成为我市国营林场或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他积极推广市林科所开发的微生物杀虫剂,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使用面积600多万亩,新增产值约5亿元,新增纯收入约4.5亿元,并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科研是林科机构的中心任务,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致力于用技术服务林业是市林科所的一贯宗旨。古锦汉到市林科所后,除了发挥该所在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珍稀花卉工厂化育苗、营林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外,紧跟林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在脆弱地区生态恢复、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等方面开拓了新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早在2003年,古锦汉就把目光投向了高州水库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提高水库涵养林的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古锦汉带领市林科所全力攻关,该所的《中小型水库水源涵养林质量改造试验与示范》项目被广东省科技厅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古锦汉结合广东省林业局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广东省地带性森林群落植被恢复试验与示范》项目的工作,把本地区的试验地设在高州水库库区,把森林群落的恢复与水库水源涵养林的保护研究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近年来,我市桉树丰产林发展如火如荼,全市桉树种植面积达85万亩。为解决丰产林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市林科所开设了《工业用材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探索适合我市的高效栽培丰产林的技术,引导群众科学造林,促进商品林业的健康发展,相关技术在我市丰产林种植中推广应用,为我市近80万亩的桉树丰产林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此外,市林科所生物防火林带研究项目也获得了新的成果,《进口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等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有力地支持了我市乃至我省的花卉生产,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松毛虫CPV生物制剂研究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古锦汉的推动下,市林科所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活动,以技术服务林业,用成果促进创新,取得了科研与推广的双丰收,在林用生物杀虫剂、防腐木材农用技术等方面向省内外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松毛虫CPV杀虫剂已成为我国森防首选药品,生物防火林带研究成果大幅提高了防火林带建设的效果,抗污染树种的选育技术也初见成效。这些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古锦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2005年他被评为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同时还兼任省林学会理事,市林学会副理事长、市水果学会常务理事、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市农业技术推广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黄昌明)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