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泉曾任茂名石化公司副总经理,1995 年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比工作前更忙,编写了多本科研书籍,又到全国各地实地考察,为页岩油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近日,记者到施老家采访时,他仍在进行他的页岩油研究,他笑着说:“我这一生都是与‘油’打交道啊!” 克服困难扭亏为盈 施国泉1931年出生在浙江,在清华大学石油学院毕业后到吉林省桦甸页岩油公司工作,并很快成长为公司骨干。1958年,国家从各石油公司抽调人员到茂名,筹建页岩油开采炼化。施国泉服从组织安排,千里迢迢从祖国的北端来到粤西小城。“千头万绪开头难”。当时,筹建工作最缺的就是人员。施国泉和其他筹建人员一起,到茂南、高州、信宜等地招人。克服许多困难,才招到首批200多名“知识分子”,学历从 小学到高中都有。招到人后,施国泉又带领这些人员到上海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这些人也很快成长为骨干技术人员。 解决人员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搞好生产了。当时,茂名页岩油开采炼化是苏联支援我国的援助项目之一,苏方援助的2套炼油装置也顺利运抵。就在公司员工翘首企盼其他装置运抵、尽快投产的时候,我国和苏联的关系出现变化,苏联停止了在我国的援助项目。由于页岩油炼化的主要装置没到,无法投入生产,公司一下陷入了困境,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紧要关头,石油部从国外紧急进口12万吨原油,调给该公司炼化。这才使公司正常投入生产。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当时已是该公司技术骨干的施国泉主张对生产废渣(主要为酸渣、碱渣)进行粗加工,变废为宝,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受设备所限,该公司生产的油品质量不高。要提升产品质量,就得有先进设备!该公司领导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当时处于先进技术的炼油催化裂化装置。当时,已是该公司炼油处副处长的施国泉毅然担起了“跑腿”的责任。他多次上北京,找石油部等有关部委签字、盖章。跑了大半年,终于成功申请到催化裂化装置,并顺利投产。这个先进装置投产后,该公司生产的油品质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一下上去了。当时公司的一句俗语“主风机一开,黄金万两”说的就是这个装置。 一天砍价800万美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航空燃料需求旺盛。当时,国内各油公司都没有生产航空燃料的装置和技术,国家石油部将生产航空燃料的重任交给了茂名石化公司。要生产就得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时任公司技术处副处长的施国泉和其他技术骨干一道到国外考察。经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从美国引进加氢裂化装置。但引进这套装置却颇费周折。开始,美国官方不批准,后经近半年的谈判交涉,才最终获批。获批后,又进入商贸、技术谈判阶段,分别在北京、广州谈判了好几个月。施国泉清楚地记得,在商贸谈判中,以他为主的中方代表一天中成功砍价800万美金。“这可是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资金啊!”施老高兴地说。 这套当时全国第一套加氢裂化装置成功引进后,茂名石化公司生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可大量生产航空煤油,而且油品质量好。“那时候,美国麦道航空公司生产的飞机在上海试飞,他们不选择上海、南京、浙江炼的航空燃油,反而舍近求远来茂名买油,因为茂名的航空燃油质量好。”施老自豪地说。 永不停止科研脚步 1995年,施国泉从茂名石化公司副总经理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依旧没有闲着,一直致力于页岩油的开发研究工作。近年来曾赴国外广泛考察页岩油生产发展情况,并主持或参与过包括中石油大庆项目在内的国内多个页岩油工程研究开发工作,编写了大量科研书籍与报告,身兼中国石油学会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多职。 施老建议国家应该大力发展页岩油。他对记者说,如果没有新的资源发现,我国现有的陆上石油最多仅够开采20年左右,而页岩油是很现实的替代能源,值得大力推广。“过去由于技术不行,生产过程污染环境,这一行业发展受到限制,但现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国外有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基本不存在污染。这为页岩油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目前,他已与国内有关企业合作,立足研制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进一步推动页岩油的产业化发展。(梁爽 唐南南)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