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基层水利职工头顶烈日检修水闸 记者 刘付思明 摄 走基层·一线见闻 有这样一群人,常年奔走在郊外的荒野河堤上,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为万亩农田送去了生命之水;为抗洪防汛,为抗旱保丰收,披星戴月,无怨无悔,他们把汗水留给了大地,把希望留给了原野,他们就是基层水利人。 9月3日,星期六,茂名的天空万里无云,骄阳似火,热浪灼人。在电白县电城镇山兜村的一段河流支渠上,一群古铜色皮肤,头戴草帽,手拿铁铲、锄头等工具的汉子,正忙着拉泥、填土、烧焊……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往下淌,浸湿了衣裳,然而他们仿佛全然不晓。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电白县河角水系工程管理处的工程队员和电城水利管理所的职工,正在抢修一座排洪闸。“如不及时修复,遇上大雨不能泄洪,就会对渠道造成损毁,甚至造成群众财产损失。”忙碌的工人说话时并没停下手中的活。 电白河角水系工程管理处电城管理所只有10多名干部职工,却担负着树仔镇、电城镇和北山港区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农田用水,服务人口20多万人,灌溉面积3万多亩,管理渠道总长28公里。“刮风下雨,别人是往家里跑,而我们水利人却刚好相反,就算原本呆在家里也得赶紧往外走,雨声就是水利人的命令。”电城管理所所长邓木生形象地道出了他们基层水利人的工作特殊性。 放水和汛期是水利人最忙的时候。由于放水是连续24小时不间断,所以这时候水利人的工作时间也就是24小时:巡查渠道有无阻塞,有无漏洞,水位有无异常等,因为他们知道,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洞口没有及时发现并堵住就会酿成大祸。遇上汛期抢险,不仅顾不上家人,就连自己也常常是早餐与晚餐合在一起吃。“工作虽然辛苦,那还算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一行的。由于渠道大多分布在荒郊野岭,职工巡查时就常遭蚊虫蛇咬,然而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邓木生说。据了解,电城管理所的干部职工中不少人被抢过手机、摩托车等。 邓木生说:“现在我们巡查线路时就更注意安全了,规定必须二、三个人一组野外作业,而为了防止被抢,职工外出工作时常常把身上的钱物用胶袋装好,藏在做好记号的草丛中,等干完活回来时再取。”邓木生苦笑着向记者透露了这个水利人的小秘密。虽然基层水利人的工作辛苦甚至危险,但有时仍会遭到一些农民兄弟的误解和责骂。 据电城管理所的职工反映,因为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如果上游用水过大就会造成“水尾”用水困难,所以为了平衡用水,水利人在调水时免不了会遭到一些不明事理的村民辱骂。 “作为基层水利人,除了辛苦,还有什么快乐事吗?”记者问道。管理所的职工听后沉默片刻,只有石民越笑笑说:“当然也有,干我们这行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经常下水,在这样的大热天,这不失是一个防暑消暑的好办法,当然要在寒冬,那就惨了。”而为水利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的河角水系工程管理处的蔡少波,则向记者道出了一个老水利人的肺腑之言,也体现了水利人的高尚情操:“我们最大的乐处在于,管好水,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使农业生产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每当看到农民兄弟的农田喜获丰收,就是我们水利人最大的欣慰和最大的快乐。” 开栏语 走,到基层去 …… 新闻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新闻工作者只有俯下身、弯下腰,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才能更加清晰地倾听民声、更加及时地反映民意;只有深入基层“抓活鱼”、贴近群众“接地气”,才能更加准确地记录基层生活,写出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鲜活报道。近期,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引起强烈反响,茂名日报社及时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今天起,本报推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开设“走基层· 看变化”、“走基层·一线见闻”、“走基层·记者手记”、“走基层 ·民生视角 百姓声音”等子栏目,组织记者,深入基层,贴近一线,去感受,去倾听,去观察,去发现……,把新闻触角伸向城市社区、田间地头、厂矿学校,伸向社会基层的旮旯角落,呈现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反映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吐露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讲述平民百姓的冷暖故事,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舒坦的语言,用“短、新、实”的写作体裁,以小见大,采写出一篇又一篇质朴动人的新闻篇章。(吴彤彤)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