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好扬帆 政通人和事业兴 茂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茂南区新坡镇党员干部深入村委会讲党课 如问身边的群众:“近年来我市干部作风有哪些变化?”大家普遍说:“公款吃喝的少了,公车私用的少了”“服务态度好多了,办事效率也高了”“党员干部和我们更近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就是对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最大的褒奖。 近年,在建设宜居滨海绿城的进程中,茂名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强化党的意识,保持政治定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市党风政风发生了深刻改变,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市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逐步形成,形成了“政通人和万事兴”的良好局面。从2013年起,茂名已连续四年位居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评估考核前三甲。 1、从严从实,抓好思想作风建设 近年,我市党建工作蓬勃发展,全市9247个党的基层组织,26万多名党员干部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落实主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使一个个支部“强”起来,一个个党员“亮”起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市委以身作则,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茂名实际,开展一系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思想建设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各级党员积极参与,努力打造“阳光新政”、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改进行业作风,涌现出一批群众认可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真正把服务窗口办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示范窗口、服务群众的便民窗口、扩大茂名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高位推动督导工作,该做法得到了省委实践办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市各级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做到“重认识、重实际、重实效”,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收到了转变作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各地各单位边学边查边改,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建制度、立规矩,强化刚性执行,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去年,我市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融入到全市广大党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并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着力促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2、优化服务,营商环境不断净化和改善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健康良好的政商关系。近年,我市积极落实关于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大力营造亲商重商氛围,规范政商交往界线,全力推进新型政商关系建设,使茂名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不断净化和改善。 在政策上,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按意见要求,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意见》、《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城乡道路两侧规划控制责任机制》等一批制度,以法治思维规范政商关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通过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问责制度、监督制约机制,考核体制,对公职人员敷衍塞责,造成一些项目推进慢,甚至有些本该跟企业沟通解决的问题也一拖再拖的“不作为、少作为、慢作为”行为进行查处,对落实政府重大决策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坚决问责。同时,落实“三个区分”,鼓励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主动服务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与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了“亲近”“清白”,干干净净、大大方方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与企业家良好互动,也得到了企业的点赞。 基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3、危难险阻,彰显先锋模范本色 今年7月份以来,我市组织开展“红袖章”工程建设,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延伸了社会治安防控触角,织密了化解矛盾纠纷网络,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明显下降,社会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开辟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子。 10万名佩戴“平安志愿者”红袖章的干部群众,穿行在城乡的大街小巷,走家入户,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协助治安巡逻……已经成为我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实,在灾情面前,我市党员干部总是充分发扬不畏艰险的作风,冲锋在前,战斗在前,用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来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2015年,超强台风“彩虹”袭击茂名,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自觉取消休假,奔赴一线,成为暴风骤雨中的中流砥柱,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本色,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可靠保障,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2016年“5·20”信宜特大暴雨洪灾中,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自觉组成抢险突击队、应急小分队,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应急抢险、捐资救助、物资支援、消除灾痕等工作,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救灾故事。 今年8月,受强台风“天鸽”、“帕卡”来袭,我市肩戴“红袖章”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走村入户对居民进行防风防灾宣传,参与了对低洼地区需转移群众的排查工作,暴雨过后,及时检查村民房屋、水利设施、道路交通,协助街道社区做好受影响居民的安置工作,保障居民财产和出行安全。 …… 大灾显大爱,危难见真情,我市党员干部各种抗灾救灾事迹在群众中口耳相传。群众都说:“关键时刻还是共产党员走在前!” 4、正风反腐,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我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 市直单位几个“一把手”因用公款聚餐,或因公车私用,或因私设“小金库”,或因收受下属单位一些土特产,就被查处了。刚开始,一些党员干部并不理解纪委的执纪监督,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为把纪律挺在前面,让纪律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市纪委坚持重要节点层层召开廉政谈话会,强调纪律、严明规矩,紧紧盯住干部的“四风”问题,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对党员干部的违纪倾向、苗头及时处理,决不养痈遗患、放任自流,小病拖成大病、小错酿成大祸。 近年,我市干部群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腐败力度。市纪委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共处置反映干部问题线索4859件,初步核实线索4528件,立案2923件,查处处级干部190人(其中正处级干部6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02人。查办案件工作排在全省前列。据初步统计,十八大以来,市纪委立案查处的县处级干部总数远远超过此前10年的总和。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坚决清理门户,切实防止“灯下黑”,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23人,严肃查处了化州市纪委原书记陈重光等违纪违法案件。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市纪委明确要求县、镇两级纪委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把查处基层腐败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市纪委建立查办农村基层腐败案件督导制度,班子成员挂钩包片督导问题最集中、工作最难开展的镇(街),定期通报各地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5月统一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以来,共排查线索2984条,立案1621件,涉及村(居)书记、主任15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56人,持续发力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了老百姓切身利益,增强了群众获得感,赢得了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在生产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保安全促发展的中坚力量。图为广东茂化建集团检安三分公司党支部的党员带领员工开展技术革新。 5、选贤任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巩固好发展好“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必须树立“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近年,我市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以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途径。 深入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整改工作,开展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倒查工作,抓好“裸官”岗位调整工作,推行“三书”预警告诫办法,严格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深入开展全市选人用人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扎实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之笼”扎得更严、织得更密、修得更好。 在干部培养的问题上,努力拓宽培训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大力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在培训质量上新突破,在培训方式上有新创新,在培训管理上有新强化。2012年至今,共培训各级干部约100多万人次,着力推进了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建设。 6、强基固本,激发基层生机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委高度重视基层的党建工作,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多种载体和活动方式,加强城市和乡村的基层党建,坚持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推动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选派1902名机关干部全覆盖任(挂)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为农村基层解难题、办实事。通过构建“抓推进、调结构、强培训、重考核”的“四位一体”“第一书记”工作模式,全面推动“第一书记”到农村基层开展抓党建、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了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 2013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开“一村(居)一律师”工作,并于当年年底实现了村(居)全覆盖,形成了“律师走进基层、法律服务基层、维护基层稳定”的工作格局,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村(居)委重大决策向律师寻求法律支撑、村(居)群众遇有纷争找律师咨询、基层干部调处纠纷征求律师意见已成为我市基层法治新常态。 为了老百姓“办事少走冤枉路”,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把其作为全市六项重点基层治理工作任务之一抓实抓好,树立基层干部“以人为本、真心为民”的服务意识,强化窗口服务的作风建设,把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建成为人民服务的平台。目前已完成市、县、镇三级公共服务中心(站)的硬件升级,群众办事逐步实现“足不出村”。 党员干部干实事,实事干的怎么样,一言一行在群众心目中都铭刻着斤和两。我市实行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机制,驻点干部坚持每周三“驻点日”制度,带着任务、带着感情走村入户,走访群众、宣传政策、联络感情、化解问题,以扎实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文/图 茂名日报记者 杨海云 丘立贺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