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生活
人物
基层
商讯
企业
农业
教育
财经
文体
房产
美食
美景
风情
论坛
电白区地势背山面海,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漫长..
信宜市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也是粤西唯一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岭南地区..
民生
“走近留守儿童”系列报道之三
2012-06-05 22:27:30  来源:茂名日报 【 繁体】 评论:0

父母缺席的童年:成长中抹不去的痛

1.jpg

  如今,让父母留在身边几乎成为一种奢望时,通过网络视频与父母相见说话,已经是留守儿童排解对父母的思念与苦闷之情的最好方式之一。然而,大部分最多只能通过电话听听远方父母的声音。
 
    “六一”节刚刚过去,不少孩子还沉浸在父母温暖的大手牵着自己的小手,一起游玩公园、游乐场所带来的开心愉悦中。可是,有这样一群孩子,在这个“六一”,他们最多只能从电话里听到爸爸妈妈从远方传来的声音,他们感受不到爸爸妈妈搂住自己的踏实,品尝不到爸爸妈妈亲手烹调的食物,更无法享受爸爸妈妈围在身边带着自己玩耍的幸福快乐。他们,是一群父母缺席的“留守儿童”。一种生命缺失最珍贵的亲情的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悄无声息滋长裂变,又如炙火蔓延至视他们为心头肉的父母,乃至家庭,至社会……

    孩子的哭泣 远离父母的思念之痛

    “六一”这天,高州谢鸡镇文村的小清 华显得极为落寞与不快。他清瘦的面庞,有着与13岁年龄不相对称的沉郁,微锁的眉头好似有着解不开的愁绪。采访中,显得沉默的小清华,在不多的言语中透露这样的信息:我很想爸爸妈妈。

    本来想着一年难得一见的父母在这个“六一”节能够一偿心愿,从打工之地东莞回来聚一聚。于是,“六一”前几天,小清华主动打了个电话给爸爸,可得到的是满腹失望。“爸爸真自私!”不善言辞的小清华,说不出更多的内心感受,但“自私”两个字诉出了多少对父母之爱的渴盼、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诉出了多少因失望而生就的委屈、怨怼与怪责。但令人伤感的是,事实上,小清华这些留守儿童们成了另种意义上的“孤儿”。

    与小清华一样,每个留守儿童内心里,他们都渴 望与父母在一起,共享融融的家庭温暖。在本报与团市委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的我市留守儿童问卷调查中,发出的100份调查问卷统计得出这样的结果:100% 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在身边,超9成的孩子觉得父母不在身边不快乐。而有近一半的孩子内心的 苦楚不知向谁倾诉,如何排解。

    这些压抑在内心的苦痛,发酵后将会成为怎么样的浓烈情感呢?

    一曲《亚细亚的孤儿》响起:“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父母的内疚 疲于奔波皆因生活的无奈

    高州谢鸡镇压茂坡小学二年级的彭苑仪,在日记上这样写道:我觉得在家里对我最好、最疼我的要数婶婶了。字里行间看得出,远在东莞打工的父母在苑仪的心目中已淡漠了形象。而苑仪的同学彭焕柳,也觉得与久别的父母有了生疏感。

    难道在外的父母们真的无视孩子内心的痛与望吗?

    记者拨通了小焕柳爸爸的手机。彭爸爸颇觉愧疚地说,乡村太闭塞、穷困,由于想挣多点钱为孩子改善一下生活环境与条件,就与孩子的 妈妈一起来到 东莞做工。出来4、5 年了, 是照顾 孩子 不太够。彭爸爸表示,小焕柳身体一直也比较虚弱,现在又读书了,也考虑着商量让孩子妈妈先回到老家照顾孩子,自己将来也是要回去的。电话中,声音敦厚朴实的彭爸爸,言语中透出牵挂孩子的 那颗拳拳之心。

    虽然 ,在孩子心中父母变得疏远, 可是骨肉至亲 、心 血相通的父母子 女,爱也相连 ,痛也相系。哪个敢说 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冷暖饥饱?不心挂孩子的喜怒哀乐?他们内心其实也是舍不得年幼的孩子。毕竟,羽翼未丰的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庇护。

    “我们出来外面也是被逼得没办法的。”电白杨梅小学五年级学生冯燕柱的爸爸一脸无奈地 告诉 记者,6、7年前,因为所在 公司倒闭,夫妻俩双双下岗。为了生活,为了赚钱,他们告别了故乡电白, 漂泊到广州打拼。 如今,在广州开了小 档口做 些食品生意,艰难地 维持着一家人 的生活。不放心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与10多岁的孩子, 每天冯 爸爸都打个 电话问个平安, 并跟小燕柱聊聊生活、学习。“想把燕柱接到身边 来读书,可是广州这里因为 户籍限制,很难进公立学校。好的 私立学校又上不起,差的 就不如放在家里这边的学校读书。每个放假就尽量接孩子出来跟我们在一起。”

    久别的心事

    只为家庭的明天更阳光

    有人说,爸爸妈妈和孩子才组成了一个圆满幸福的家。

    可是,国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迅猛发展和社会层面的巨大转型,一种附着之“痛”慢慢浮现出来,并被某些人定义为经济发展的社会后遗“症”——留守儿童现象。尤其是社会工业化潮的席卷与冲击,许多贫困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了穷乡僻壤,来到城市,爬上脚手架,迈进大车间,坐上流水线……做建筑工、清洁工、修理工,当司机、厨师、服务员,甚至是成为会计、经理、老板等,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为城市的蓬勃发展、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这些如彭爸爸、冯爸爸一样的进城务工者,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庭离开血肉相连的孩子。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成了一个缺失的圆。而我市是欠发达城市,劳务输出自然数目庞大,相应地留守儿童数字不小。在信宜深山里的白石镇金林小学,全校73个学生,59个是留守孩子,占8成。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都提到,因为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管教,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自觉性不足,无心向学。最为严重的是,缺失父母的包容、庇护、赞誉,孩子稚嫩的心灵与纤细的性格变得更为散漫、脆弱、羞怯、胆小与内向,没有信心,毅力不强,有些甚至心理异常孱弱、敏感。而这些,对将来的人生之路都有所影响。

    一位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志愿者也这样告诉记者,留守儿童最为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帮助与关爱。留守给他们造成的是无形的伤害,这些伤害目不可及,但是,深至心底乃至他们的未来一生。

    的确,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心理情感种种问题,又因其普遍存在、数量庞大而最终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如何让留守儿童现象不要演变成社会之殇,孩子们已经用过早悲凄的面容和惨淡的境遇书写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让我们、让社会来思考。

    策划:本报记者黄石
    撰稿:本报记者 黄石 刘艳 张翠玲 谢力忠 许巨滔
    摄影:本报记者 黄信涛 刘付思明

茂名时空网 www.mmsk.com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文章排行榜
最新 精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