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环卫工人在加班清运垃圾 每天凌晨,当大地还在酣睡,鸟儿未醒的时分,电白区第三小学对面的城区环卫站,四点半准时到岗的环卫工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睡觉,便轻手轻脚检查装运垃圾车辆的轮胎是否足气,然后,装上清洁需用的工具,按部就班,到达各自的保洁责任地段,挥帚清扫垃圾、便溺、尘土、落叶,让市民早晨一出门就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而流汗。 他们,以个体凝聚成整体,满腔热情,勤奋踏实,任劳任怨,在环卫工人这个平凡而又辛苦的岗位,寒来暑往而奉献。 班子率先垂范 电白城区环卫管理站成立于上世纪的1958年。至今,依然还是在这3间狭窄的办公室,成为每天早晚运筹帷幕,布置265名“一线”环卫工人对城区9.8平方公里面积,主次干道路、181条大街小巷、5个大中型农贸市场、4个小型农贸集市日产200吨垃圾的收集、打扫、转运“连轴转”的指挥所。 办公室虽然简陋,但由7名站班子成员分片挂钩保洁的6个责任片区示意图,让人一目了然看到他们督促、检查的保洁责任片区。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7双还带有泥渍的水鞋、劳保服、草帽、手套等劳动用品,还散发着汗馊和多样气味,让初闻者皱眉掩鼻。 接受采访的龙少兰等几位环卫工人说:“这是我们站领导的。”龙少兰悄悄说:“站长不是‘官’,他们早上6点就会到各个责任片区交叉检查,严得很,干不好就没有人情讲。不过,也会和我们一起铲扫垃圾。特别是最臭的便溺,铲除后,还找来沙土铺上,用鞋底擦揩,去除痕迹,比我们仔细多了。” 这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实干,总比应该“怎样怎样”的空洞说教更让环卫工人记在心上。 “城区保洁琐碎、辛苦而且离不了‘管’和‘理’。”站长伍锋说。在这方面,他们做了努力的探索。在“管”和“理”的理念上,7名站班子成员做到以“理”为先,即深入到一线,与环卫工人一起干一起乐,当好他们的“工头”。在实施“六乱整治”、迎“两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创先争优”等活动和传统节假日中,始终带着工人冲在“一线”。遇到临时突击任务,常常带着工人干到深夜。“最后回家的是他们。”龙少兰激动地说。 站领导用“乌纱最轻”诠释了责任重大的“火车头”涵意。 坚持守住一线 诗歌《有些灯火》就是暗喻环卫工人默默奉献的。其中的一句“有的灯火/桔黄的/在夜的深巷/不停地流动。”这些美得让人心颤又奇妙得像精灵的诗句,让人对环卫工人崇敬有加。因为,桔黄的灯不熄,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洁净舒适。 电白区环卫站265名“一线”工人流水运行是这样的:街道和市场保洁、垃圾清运、机械维修、垃圾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岗位。而最后还是要让数字说话:每天早晚,每人必须完成8000平方米保洁面积,而且是循环的。简单地说,保洁责任段若是1000米的路面,就要在机动车道、隔离绿化带、人行道铲除垃圾、余泥、落叶6次,才能保持责任段的整洁。工作量之大、工作环境之险可见一斑。 当记者对环卫工人每月才拿1250元工资、没有社保、没有福利却干得心情那么舒畅而疑惑时,伍锋点穿了天机。“他们都是性情敦厚,本分踏实的人。”确实,虽然每天都要和脏臭的垃圾打交道,工作简单桔燥,但他们却乐在其中,用热情的情怀、辛勤的汗水,让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充满激情,这就是环卫工人过人的崇高之处。 为了把城区打扮得整洁漂亮,“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干就要干到最好”,就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在其它工作岗位,比闹钟多少肯定是笑话。但对环卫工人来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了每天早上准时到岗,龙少兰不好意思地说:“买了2个小闹钟,每星期换一次小5号电池,就是怕哪个坏了不响,耽误了上班。” 耿直而无遮无拦的话语,不但说白了他们朴实的心态和境界,而且升华着他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品格。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