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贫困村踏访中发现,因年老体弱和身体残疾而失去劳动能力,是部分村民贫困的主因之一。而低保则是贫困老人和残疾人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但每月仅60元的保障水平对于日益膨胀的消费开支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如何真正让这些老弱病残者老有所依,残有所靠,生活有保障是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的问题。 电白县旦场镇金村村委会弱智残疾村民谢晓霞在丈夫不幸病逝之后,失去主要劳动力的谢家就住在残破的老屋里。她与2个儿子相依为命,小儿子也是个弱智者,大儿子在读小学。残缺的家庭如浮萍在风雨中飘摇,唯一的寄望就是在读小学五年级身体健全的大儿子能早日挑起家里的重担。看着年幼的儿子,谢晓霞并没有自怨自艾,一蹶不振。种田也是一门技术活,对于有着弱智兼右手残障的谢晓霞来说难度不小。但家人生活的重担迫使她每天用行动不方便的双手扛上农具,在邻居村民的不断教诲下,在丈夫留下的农田辛苦耕种,成功担起了三口之家的重担。就是这两分田再加上低保金,她一家的生活才有勉强糊口的基本保障。如果稍有病痛意外,那将是雪上加霜。 在记者采访谢晓霞时,其小婶陈彩宏刚好带小儿回家,问起家庭情况,小婶也把憋在心里多年的悲痛,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原来陈彩虹的丈夫也不幸去世,为了生活有个依靠,两妯娌带着孩子就住在了一起。陈彩宏的丈夫以前是非农户口,以致她连耕种的田地都没有。没有生活来源,长期依靠亲戚和朋友资助。陈彩宏两个孩子分别是11岁和5岁,孩子体质比较差。前段日子孩子患上了膀胱积液,手术费5000元都是向娘家人东借西筹来的。比陈彩虹好一点的是,谢晓霞拥有两分田,可是这对于一个缺少劳力,又有6张口的家庭来说,这两分薄田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记者在她们的家中墙壁上看到了她们儿女的奖状,或许,这个家庭的唯一出路就是等待儿女们长大成为出息的人。可是,对于两个家庭,熬到那一天还有很长的路。 右图:失去丈夫,自己因为残疾几乎没有劳动能力,贫困的谢晓霞一家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西部的贵牌村委会,距高州市区约13公里,是广东省在册贫困村。贵牌村委会共有15条自然村,总户498户,人口2180人,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莲藕为主。目前该村共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户241户,约1030人;低保户11户,共52人;五保户21户,共21人。尚有3条自然村,约25公里村道未通水泥路,约1520人未饮上安全清洁水。全村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造成约18公里水渠处于瘫痪状态,1200亩耕地变成 “望天田”,造成农业产出率低群众收入少。村委会有一间小学,但教育硬件设施很差。 在贵牌村委会贵牌村的马淑仁阿婆已经86岁高龄了,几年前他的儿媳在生产第二个女儿时因难产而死,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唯一儿子也在去年因年老体衰病亡了。这使得家中只有两个孙女的马淑仁阿婆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每天只能以泪洗面、哀叹生活的不公。 阿婆18岁的孙女邹其仙是从小被收养的,但懂事的她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个养育过她的家庭,一直以来都对家里的事情尽心尽力。但养父母的双双离世给她的打击还是难以承受,刚满18岁学习成绩优秀的她放弃了继续读高中的机会。为了贴补家用,她在今年的正月十八就出外打工去了。但听冯阿婆的邻居们说,其仙在外打工的生活也很苦,基本是刚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还根本不能照顾家里。确实,对一个才18岁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我们还能对她有什么要求呢? 马淑仁阿婆现在和她8岁的小孙女一同挤在一间破旧的瓦屋里,房屋光线昏暗、臭味扑鼻,生活条件极差。邻居也很同情马阿婆的处境,隔三差五就会想办法从自己本不宽裕家中拿出点粮食和青菜,送给阿婆和孩子吃。马阿婆在感激大家的同时,依然每隔几天便拄着拐杖,步行来回两个多小时到集镇上,用她那微薄的低保金,买上点肉给她那可怜的孙女补补身体。 同村还有个11岁叫薛明飞的小孩,去年父亲因中风脑溢血死亡后,母亲就不知了去向,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现在只能由他的大伯母照看着。在我们到他家的时候,家中并没有人,也找不到他。旁边就有村民说了,这小孩刚死了爹又不见了娘, 心里 肯定想了很多, 人也应 该懂事了,说不定是故意躲着大家的——这要强的小孩心里,肯定是不想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他的可怜。(许巨滔 张越)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