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铸造辉煌 仔细回味茂名农业跨越式大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一个颇为独特的现象:促使茂名农业腾飞的“神来之笔”,竟然没有直接落在农业生产本身,而是落到与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许多事情上! 近30年来,茂名市接二连三推出一系列“民生工程”,诸如畅通工程、改泥工程、改水工程、希望工程、帮扶工程和医保工程等等,不遗余力地在游离于农业生产之外的“领域”大做文章。然而,让人吃惊的是:这些看似游离于农业发展主题之外的 “闲章散笔”,却变成了促使农业发展的“神来之笔”,对农业跨越式大发展起到了其他任何举措都难以取代的巨大作用!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人一语道破天机:“以人为本,泰山可移!” 事实确实如此。这正是茂名市委、市政府领导促使农业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一大法宝和精妙之处。长期的社会实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农民就是农业生产力中的 “核心生产力”。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有将这个“核心生产力”所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农业才能突破常规,取得长足的发展,而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正是激发这个潜能的一把金钥匙。基于这个认识,他们不是就农业抓农业,只见事不见人,而是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真心实意而且不遗余力地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为农民排忧解难。这些看似游离于农业生产主题之外的 “民生工程”,果然像他们所预料的那样,转化为加速农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由于这些“民生工程”深得民心,像磁场一样吸引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各方面的深切关注,全市出现了一个城市支援农村、各业支援农业、密切关注“三农”的热气腾腾景象:各级党政机关一马当先,纷纷与贫困落后的农村和农户挂钩,建立紧密的对口帮扶关系,轮流派出干部驻点,帮助贫困农村和贫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青妇等群众团体闻风而动,也像党政机关一样,选择最贫困的农村作为挂钩帮扶对象,经常派出人员深入了解和及时帮助解决各种问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不甘人后,积极行动起来,成立志愿者协会或组织义工队伍,对遭遇特殊困难或意外挫折的弱势群体进行零距离帮扶救助;率先富裕起来的本土企业家慷慨解囊,积极赞助家乡建桥修路、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各种文化娱乐设施;茂名籍的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热情有加,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家乡发展经济,尽心尽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所有这一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合力,为农业的腾飞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部条件: “畅通工程”方面——各县(市、区)之间与属下各镇(区)和村委会之间的公路开通了,不少镇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市农村公路总长达到8500多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6.9公里; “改水工程”方面——全市已经完成安全饮水工程项目356宗的立项,受益人口299.8万人,总投资1.19 亿元,许多贫困山区尤其是革命老区农民饮水难和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已经或正逐步得到解决,使农民能够喝到“健康水”和“放心水”; “改泥工程”方面——2002年,茂名市委作出帮助农民“告别泥砖屋”的决定以来,先后筹集资金上115亿元,投入“改泥工程”,使27.2万户世世代代蜗居破旧泥砖屋的农民住上了红砖屋,其中部分住上了两三层楼房。 “希望工程”方面——农村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办起一批希望小学,使全市农村中小学发展到1929间,在校学生66.31万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大都能念完初中或高中。 “帮扶工程”方面——市政府发出《关于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意见》,推出智力扶贫、教育扶贫、助学扶贫和科技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全市各地纷纷建立“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机制,已经落实了对240个贫困村和13万多贫困户的对接帮扶。 这些“民生工程”不但深得民心,而且振奋人心,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纷纷出钱出力,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待续...)(毛勇强)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