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喜欢将缅茄种子的蜡头雕成十二生肖 □资料图片 很多人看了南方农村报的“广东特产十八怪”特别策划(详见1月25日第7版)后,才知道高州市还出产缅茄这个稀奇的东西。据悉,缅茄原产于缅甸,在明朝时期被引进高州市,成为当地一大奇珍。目前高州西岸村有一棵古缅茄树,已有400多年历史,其结出的一粒缅茄子市场价为30-50元,雕刻成加工品后价值更高,可达100-200元。而这棵全国独一无二的古缅茄一年能结出两千多粒缅茄子,好的年景甚至多达一万多粒。它目前成了高州一个标志性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观赏。 缅茄适合热带地区种植 廖志华在增城派潭镇叶迳贝村经营一家种苗场,专门种植一些奇特的花木,其中就包括缅茄。2009年他从云南买来了缅茄的种子,当时一个种子2.5元。现在他的种苗一株能卖20元左右,去年甚至卖了43元的高价,至今为止他已经卖出了几千株缅茄种苗,主要销往中山、惠州、东莞等地,用于园林绿化。 缅茄的果实是一种荚果,每荚有4-6粒种子。种子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又称蜡头)。“有蜡头的种子才可以用来雕刻,蜡头长的才能雕刻出优质的工艺品。”高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柯伟政对于高州的瑰宝了如指掌。当地雕刻艺人在蜡头上精雕细刻成工艺品,栩栩如生,被称为茄雕。优美的茄雕在市场上能卖到将近200元的高价。 缅茄种子的外壳很硬,壳上包裹着的蜡头也加大了发芽的难度,生长难度大。廖志华研究了一个好办法,先用打磨机把种子磨去蜡头,再泡到水里待其发芽,但发芽率也只有65%左右。缅茄喜欢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成长周期四年,适合热带地区种植,在寒带地区难以结果。 广东缅茄数量少推广难 据高州市林科所所长曾武透露,西岸村那棵古缅茄为周围几户人家所有,每年依靠缅茄子的收成可获得不少收益。然而,高州缅茄数量很少。柯伟政介绍,高州南关街还有一棵树龄逾200年的缅茄,但结出的种子蜡头短,无法用来雕刻,经济价值低。 在高州的大街小巷,有许多人兜售缅茄种子,据说这些种子大部分来自于云南和缅甸等地,特点是没有蜡头或蜡头很短,无法进行雕刻,仅作为纪念品出售,一个可卖到10元左右。几年前高州林科所研究成功培育出了能结出长蜡头的缅茄。然而,几年来尝试种植缅茄的人寥寥无几。 曾武则表示,这几年里也不断有人从林科所购买缅茄种苗,但大部分都是出于好奇,而不是大规模种植。他说:“缅茄的树冠非常漂亮,可以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绿化植物,但不耐寒,在高州冬天会落光树叶。” 另外,曾武提到,高州茄雕工艺传承了数百年之久,但现在懂得这门手艺的工匠越来越少。他认为,即使缅茄得到了大规模推广种植,没有足够的艺人去加工,也没用。高州市林业局副局长钟永红称,“除了西岸村,无法预知其他地方种植缅茄的效果如何,因此官方也不敢贸然去推广。” 不过,廖志华对缅茄前景充满信心。他这两年卖出的种苗如今正在广东各地茁壮成长,他自己也打算找块地方,种一片缅茄。(陈胜豪)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