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乡是化州的圩坡村,我对老家的认识大约在六岁时。那时,交通不便,从合江回老家只能以徒步为主。记得第一次回老家时,我是和母亲、大哥一起走路回去的。10公里的路途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可以说是遥远的地方了。刚起程时,我还蹦蹦跑跑,边走边唱儿歌。可是还未走够两公里,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只好边走边停,不时要母亲背着走。就这样,大约经过三个小时的艰辛跋涉,终于回到了未曾“谋面”的老家。 改革开放前,老家和全国各地一样,贫穷落后。 衣着方面,不论男女老少常年穿的都是打补丁的衣服,一条裤四个补丁是平常事,甚至是补丁上再加补丁。大儿子捡父亲的旧衣服穿,弟妹再捡哥哥的衣服穿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男人们夏天都是只穿一条短裤,光着上身。女人往往也是只有两套不分春夏秋冬的衣服,遇到下雨天,只好在晚上将衣服洗干净,用火烘干,第二天又穿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决不是戏言。 “民以食天”。可是,父老乡亲们几乎每天都是“一稀两干”,稀的是可以数出米粒、可以照出人影的粥,干的是有限的番薯、芋头、玉米和咸菜。那时,人们一年到晚能吃上干饭基本上只有三次机会:一是农历的重大节日,二是有关系很密切的亲戚来作客,三是生病。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房子度过的。然而,父老乡亲们住的都是低矮、潮湿、狭窄、黑暗的泥砖房。有的人家住的还是祖上遗留下来、危危欲坠的房子,每逢刮风下雨都提心吊胆,如果遇到连日下雨,则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乡亲们形容房屋变成了“瓜棚”。 至于出行方面。那时,鼓吹“车马归队,劳力归田”,甚至实行过发趁圩证、探亲证来限制人们的出行。但人总是要出行的。由于囊中羞涩,即使可以坐班车,但为了节省车费,“行”只能靠两条腿。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如今,踏上老家的热土,使我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感慨万千——那“七彩”补丁的衣服,已化作历史的记忆,昔日衣衫褴缕的父老乡亲,如今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个衣着光鲜、容光焕发,穿金戴银再也不是新鲜事了。 “一稀两干”早已成为历史。如今,“一日三餐九碗饭”已是平常事。更可喜的是,人们不仅仅满足于饱,还学会了讲科学、讲合理搭配,吃出品味,追求生活的质量。 昔日的泥砖屋已被栋栋设计新颖、独具特色的楼房取代,父老乡亲们充满自豪,意气风发地站在开满鲜花的阳台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充满自信! 拥有自行车、摩托车再也不是身份的标志,大货车、小汽车也开进了农家的小园子,乡亲们驾着自家的车奔驰在笔直宽阔的水泥路上,朝着富庶、文明的目标,加大油门高速前进。 故乡啊,故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甘霖,你告别了岁月的坎坷,你超越了历史的风景线,你走进了新时代,你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时代画卷!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