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是阴人节,按照习俗应回去拜祭老祖先,但临时有事走不开,我只有在心中默默朝拜我那慈祥而又善良的妈妈。 妈妈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清晰依旧,她平凡、朴实、善良、勤劳,默默为这个家辛苦劳碌了一生。妈妈当姑娘时外公家是做饼铺的,因此,她从来没干过农活及粗重工,待嫁给爸爸后,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兄妹一共七人,大姐是奶奶抱养的,妈妈嫁入门时,大姐已七岁了,虽未人母,但年轻的她却挑起了母亲的重任,把大姐当亲生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爸爸长年在外,大伯也远在马来西亚,家里劳力极少,就妈妈一个人把重活全扛了,尽管她从早忙到晚,我们家永远都是“超支大户”。妈妈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用她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她从不向爸爸诉苦。每当爸爸回来一次,看到的都是穿着整齐的小孩,满脸笑容的妈妈,幸福满足的爷爷奶奶,爸爸也因此能在外安心工作。妈妈为了使年幼的哥姐他们能填饱肚子,她宁愿自己饿着,一碗粥,自己饮了水,留下米则倒到哥姐的碗里,每每放工后,她又转回地里拣拾别人漏下的蕃薯、花生,拿回来给哥姐充饥,她还养了一只母鸡,等下蛋了就给孩子补充营养,因此,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哥姐仍长得肥肥白白,而妈妈原本红润娇嫩的脸却逐日暗淡瘦黄。 妈妈尽管没上过学,但她却懂得不少诗歌、故事,一本《三字经》从头背到尾,滚瓜烂熟。每当月朗星稀,妈妈种地归来就帮我们洗干净身子,喂饱饱我们,就坐在小板凳上边看她喂猪边听她讲那些优美动听的故事,还教我们唱她自编的歌谣,那首“羊你不要叫,牛你不要叫,你们肚子饿,我去割青草,大家吃个饱呀……”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每当我们兄妹在一起,还会情不自禁的哼唱,连我的儿子也能唱得朗朗上口了。妈妈虽然没上过学,但她懂得知识的重要,她和爸爸的观点一致,认为读好书将来才有出路,因此,都严格要求我们要读好书,多学知识,从不重男轻女。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我们兄妹几个都能高中毕业以上,是非常不易的,在村里是第一户,事实证明,爸妈的预见是明智的,如今我们兄妹几个都从大山深处来到了城里,而且在下岗大潮中站稳了脚跟。 妈妈在村里的口碑极好,她尊老爱幼,把爷爷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妈妈永远都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她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心,哪家有困难,她会助一臂之力,哪家有矛盾,都会请她和爸爸到场评理,如果买了一斤肉,她总会分成几份,让我送去给八伯母、二嫂、三叔婆、五伯这些家境艰难的老人家尝尝鲜。她总是说,那些老人日子不好过,吃点肉不容易,我们现在好些了,有食应该想想他们。她还常常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在外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她病入膏肓的时候,仍教育我:阿女,你以后嫁人了,要对公婆好,对丈夫要谦让,要讲道理,凡事要将心比心,不能让人家说你没家教,在外工作要用心,千万不能三心两意,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好。妈妈,在你的熏陶下,女儿学会了很多处世的道理,结婚十多年了,我为人处事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对待朋友,我能真心实意,尽自己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忙的人;在外工作,我一直都很努力,尽职尽责,遇到不愉快时,我总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妈妈,你的女儿没让你失望,相信你在九泉之下会有所安慰吧。 妈妈,你为我们辛劳了几十年,但却没享过一天福,好日子刚开始,你便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那份丧母之痛久久久萦绕着我。妈妈,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你的缅怀与日俱增,曾几何时,我梦见你住在一间宽敞舒适的大屋,尽管是那样虚无缥缈,但我仍踏实了许多,我衷心祝愿你和爸爸在那个世界依然相亲相爱,幸福开心。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