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时30分至15时50分,达垌—平塘石印祖庙,约33公里。 达垌过后,我们一直走着大水岭的下山公路,雨势不算很大,但冰冷雨水使手脚冻僵了,我的眼镜蒙着一层雨水,加上我的驾驶技术一般,車后胎磨损严重,雨天湿滑的下山公路,我只有小心谨慎地行走,速度相当慢,我又落后于大队了。下到山下较为平坦的公路,我见到了公路左侧宽阔的山坡间有村庄,山坡散布着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的梯田,壮观美丽,不知道这里是不是著名的石硖梯田。附近还有一个叫东坑的地方,有一个还未开采的全省第二大金矿,闲时来这儿寻寻宝,相信会满载而归。 山势渐低,村庄渐多,我终于在15时11分到达去平塘的分叉路口大村垌,教授在等候我最后一个到来,引路折向北而去。去平塘是一条新修的水泥公路,路上还沾满泥浆,比较湿滑,仍然保持较慢开車速度,公路两侧依旧多是山岭,人烟稀少。信宜东部山区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一路过来,我们见到他们的民居门前都贴有鲜红的对联,一眼望去异常醒目,十分具有特色,这些春联多为他们自己构想出来而书写的。15时35分到达沙子墟,一个小河边较为宽阔谷地间的繁荣村落,平塘一中也在墟中。我问路边的村民,他说到石印庙还有10公里。再度进入峡谷公路,一条小河在山谷中向北流淌,这是流向珠江的河水。信宜东部大多数水系为珠江水系,属于珠江流域。 当看见在左侧河床中的巨岩上呈现一列庙宇、亭台、楼阁、小桥建筑的时候,我想这就是石印庙了。队友们早已在雨中的石印古庙间漫步了。 清乾隆1790年,当地乡民在河床上一高23米、长36米、宽21米的巨石上建起了“文武帝庙”,咸丰年间改为“石印祖庙”,1993年平塘镇重修。这里有几大块的巨岩石,石印庙在其中一块较矮的岩石上,它的东侧还有一块更高的岩石,上面建有亭子、楼台、曲桥,相信还有一些房子曾经是作为宾馆、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庙与四周岩石间都有曲桥相连。庙的对面有一座电站蓄水坝,庙下小河的原来多级瀑布“飞珠溅玉”、湍流迂回曲折的景象不复存在。 石印祖庙是一座非常具有艺术风格的古建筑,单间二进格局,两侧有回廊,最漂亮的是它的门墙,呈高大的品字形三山式结构,中开有圆拱形门,两侧又有两扇假圆拱形门,门上墙中嵌镶着精致的灰雕塑画,正门墙顶檐脊有龙与鱼的立体雕塑,对称而立。门墙直立高过后面的庙屋建筑而独立成系统,从而使人对整个建筑形成高大宏伟的感觉。这在钱排见到的李樾公祠的建筑风格有相似的地方,李樾公祠在屋正面两侧即使用风火山墙,也造成建筑高大宏伟的感觉,这种门墙的建筑风格特色在我所见到的中国各地的建筑是比较少的,而在信宜东部的客家山区较为多见。 石印庙两边山峰对峙,左狮右象,此时皆笼罩在云雾之中,使庙宇平添一分险峻壮丽之色。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