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7日中午,犯了一个多年来都没有犯的错误,为别人而狂饮,狂饮后大醉,而别人却不知是因她而醉。醉后连续吐了三小时,带着后悔和疲倦睡着了。 醒来就是驴行的日子,拖着疲倦的身体和滿肚子的后悔,背上驴行的背包坐前来接应的驴車,摇摇晃晃向着望夫山出发。 通向望夫镇是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两傍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都是荔枝树,荔枝树之间有着少许田野和小水沟,都盖上一层轻轻的烟雾,此时,东方刚露出太阳,太阳很嫩,嫩得似刚出世的婴儿,在万丈阳光照耀下,迷迷茫茫的烟雾袅袅上升。 好景和快乐总是一闪而过。 很快車队就到马踏出口,转转就到了望夫镇,从望夫镇到望夫山是一条水泥路,路的两傍,远远近近的山全都是竹子,竹子就像一个个轻舞的姑娘,在风中摆弄着身姿。 公路的下侧是一条大溪,溪水从巨石中蜿蜒而下,撞激着石块,发出‘‘哗啦,哗啦”响声。从大石头上面跳跃而过,过了山溪,便是非常简陋古法做纸厂房,厂房有几个石炭浸泡池,石炭浸泡池是用来浸泡竹片用的,经过长时间浸泡竹片就露出纤淮,再用一台大椿把纤维椿成粉,<这台大椿有二,三百斤重,驱动它的是一条溪水,溪水先冲转一个大水轮,水轮再连动它来做周而复始做同样的动作。>把纤维粉放入清水池浸泡后,用筛子捞起凉干就成一张黄色的纸,其做法把我们带回一千几年的蔡伦年代,此情此景,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现代人的古板。 看完了古法做纸,我们又来到古老的鸳鸯树,鸳鸯树是两条荔枝树,由于生长在一起,根互相连接,枝叶相互穿扦拥抱,同共经风雨,相互相持,正如人类知己,共同渡五百年,人们敬重故称为鸳鸯树。鸳鸯树下我仍是孤身只影帮忙拍相。 走向望夫山,是一条宽大的泥路,泥路被雨水冲得很烂,显得崎岖,好客的太阳又热情起来,弄得我们沿路解带宽衣,厚厚的冬衣成了累赘,沿路的大树是一个个小憩的凉亭。 走过竹林,行尽水渠,便可以看见望夫石,毅然屹立,冬树插髻绿,朱唇积雨尘,顺着一条山径上山,又滑又白的山路上见证许多脚印,山上长滿灌木,不时亲吻着我的脸,抚摸着我的腰,淘气时还伴着我的脚,就是这样纠缠不清,还有几多山路要行,还有几多绿荫要走,无论路远路近,只有一个愿望到达顶点。 到顶之后,只见大块大块的石头遍布几个山头,有的零星散放,有的密集乱摆,在绿绿的灌木林衬托下,被风雨侵蚀斑班点点,显得格外清秀,神态各异,惟妙惟肖。 地质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如此多大石头不像本山所长,更似天外来客,也可能是女娲娘娘当年补天遗留下来的。 据传说,望夫石是一少妇等待出海打渔的夫君归来故事,但沿途只见山未见海,带着疑问直奔望夫石,到了望夫石张眼远望,只见遥远的东、西方都有海角,印证了传说,就是忙于分享美景和驴友们的美食,享受登顶乐趣,小憩片刻就下山了。下山时我们来到溪水的源头,是一片绿绿的草地,溪水很清,也很多鱼,小驴们急不可待,脱鞋挽衣,捉鱼捉蜢,玩了一阵就按原路下山,俗语有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途中小驴们快跑如飞,增加了惊险和笑语。 万家灯火璀璨时,我们已平安到达温暖的家。 (2007年1月31日)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